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水井旁上演司马光救人真实版
-
作者:暂无 来源:金陵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通讯员徐久建金陵晚报记者姜静司马光砸缸救同伴的故事,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不少家长也总是用这个故事告诉孩子,遇到事情,要像司马光一样镇定,并积极想办法呼救。前天上午,扬州一名6岁的小女孩,就凭借自己的镇定和勇敢,给一名跌入井里的同伴赢得了救援时间,最终跌入井里的小伙伴成功获救,目前已经没有生命危险。洗手
-
司马光:行胜于言 贤德立身
-
作者:暂无 来源:通辽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司马光王兆喜在中国历史上,司马光是个响当当的名字。这不仅因为他天资聪颖,砸缸救人的故事妇孺皆知,也不仅因为他学术成就斐然,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称誉后世,更因为他人格高尚,品德至诚,家风严谨,操守坚贞,历来为人景仰。司马光去世时,朝廷中止了明堂大礼,百姓放下手中的营生,纷纷赶往吊唁。人们对司马光遗像
-
走近司马光 了解北宋开封历史
-
作者:
李晨翀 来源:汴梁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校园记者与赵冬梅老师合影留念。本报记者赵文建摄得知汴梁晚报文化大讲堂本期邀请到了北京大学副教授、央视《百家讲坛》最美女主讲赵冬梅讲解北宋时期的开封,晚报的校园记者都很感兴趣。9月21日上午,在家长的陪同下,50余名校园记者来到敦复书院,专程聆听《司马光和他的时代》一书的作者赵冬梅带来的专题讲座。聚精
-
“做空”黄金演绎“司马光砸缸”
-
作者:暂无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景璐告别辉煌的十年牛市,如今的黄金投资,正在艰难前行,金价3天内累计下跌逾50美元、金价下跌至4年来最低点……不利消息接踵而至。面对国际金价的“跌跌不休”,之前叫嚣着要“抄底买涨”的中国大妈们已然偃旗息鼓,但是,那些审时度势“做空买跌”的黄金投资者不但赚了个盆满钵满,还上演了一出真实的“司马光砸缸”
-
司马光请客少点菜 后打包
-
作者:
李开周 来源:内蒙古科技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宋朝饭局上也有人打包吗?当然有,司马光就是一个例子。司马光晚年在洛阳定居,请朋友们吃饭,酒不过三巡,菜不过五味,要是不尽兴,酒可以再来一壶,菜是坚决不再上。他给这种抠门儿饭局取了个名字,叫“真率会”,意思是朋友相见应该真实、坦率、有什么就是什么,只要感情有,喝啥都是酒,别动不动就点燕鲍翅、灌人头马,
-
屁股蹲缸 村民“司马光砸缸”
-
作者:暂无 来源:江淮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晨报讯2日,浙江台州村民老王酒后出门,途中内急,看见路边有口大缸,就想在里面解决。怎料一屁股坐到缸底动弹不得。村民只能砸缸救人。2日下午,老王喝了两瓶酒后出门,经过金清镇泗水村时内急,正好看见路边有口大水缸,就想就地解决。可是他喝得有点多,脚步不稳,裤子还没来得及脱,就一屁股坐到了缸底,脚和头露在缸
-
送龚章判官之卫州(北宋)司马光
-
作者:暂无 来源:鹤壁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几砚昔年游,于今成十秋。松坚终发石,鱼变即辞流。近郡无飞檄,清时不借筹。淇园春竹美,军宴日椎牛。(选自《全宋诗》卷503)【赏析】送十年前的学友龚章新及第后赴卫州做判官,先忆同窗之谊,再赞其苦学成材不易,又勉励其忠于王事,后写赴任地卫州的淇园风物之胜。“判官”:唐宋时辅助地方长官处理公事的人员。“及
-
现代“司马光砸缸”,引来索赔
-
作者:暂无 来源:株洲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聂千川)“如果不是他将柜台摆在过道,我的儿子也不会掉进去。”1月14日,石峰区居民张力向记者诉说自己的烦心事:他抡锤砸破柜台,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却被柜台主人索赔。盛怒之下,父亲多砸了4锤当天,记者来到事发地——杉木塘灯饰城。张力称,之前过道上摆着一个圆锥形的柜台,柜台的顶部有一个圆孔。1
-
王安石和司马光
-
作者:
史杰鹏 来源:清远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史杰鹏王安石和司马光,两人有很多相似之处。首先是爱护百姓。司马光官越做越大,排场却越来越小,乘马车竟然不张车盖,自己举着把扇子遮挡太阳。理学家程颐都看不下去:“您老人家出门竟然没有随从骑士,街市上老百姓不知道是谁,万一出点事咋办?就算不出事,也不够威风。”司马光说:“某惟求人不识耳。”一个字也没提到
-
司马光打包
-
作者:暂无 来源:大河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李开周苏东坡写过一首长诗,里面有这么四句:君来坐树下,饱食携其余。归舍遗儿子,怀抱不可虚。这四句诗写的是打包:朋友聚餐,酒足饭饱,还剩下一些饭菜,扔了可惜,有个哥们儿拾掇拾掇装起来,带回家给小孩吃。宋朝饭局上也有人打包吗?当然有,司马光就是一个例子。司马光晚年在洛阳定居,请朋友们吃饭,酒不过三巡,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