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资治通鉴》简论
-
作者:
苏仲翔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史记》 《四库全书总目》 《通鉴》 通鉴纪事本末 《资治通鉴》 连叙 司马光 《汉纪》 范祖禹 史学
-
描述:中国史家,习称前后两司马。司马迁网罗文献,继承家学,是非当世得失之林,批判地总结古史,写成《史记》一书,自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为历代正史创立了“纪传表志”的体例,成为中国第一部通史。一千年之后,司马光出,直承《左传》,效法《汉纪》,把起自战国、下讫五代的千三百六十二年(公元前403——公元959)间事,按年记载。总为《通鉴》一书,自说:“因丘明(左传作者)编年之体,仿荀悦(汉纪作者)简要之文”。编年而兼通史,消纳《十七史》于一编,比之司马迁又开拓了史学的新局面。所以两司马在史学方
-
毛泽东与《资治通鉴》
-
作者:
蓝天 来源:福建党史月刊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五十年代 指导思想 经验教训 古籍出版社 吴晗 《资治通鉴》 历史事件 立场观点 批判地 封建统治阶级
-
描述:《资治通鉴》是毛泽东酷爱读的史书之一。故
-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
作者:
闻超 来源:肉品卫生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宋神宗 根本原则 初步形成 政治思想 引人注目的 政治主张 《资治通鉴》 司马光 集中力 公元前
-
描述:北宋人司马光(1019-1086年),始于仕途,维系礼教,从20岁-45岁这一时期,他的政治思想初步形成。他名分重礼教,以此做为理事行事的要本原则。 司马光一生著作甚丰,最引人注目的是《资治通鉴》的编修 书的原名《历代君臣》事迹,因为这部书“ 鉴于往事,有资治道”,宋神宗赐名《资治通鉴》,并亲为制序,面授司马光 全书上迄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即公元前403年,下迄公元959年,记载了1362年间的史事,共三百多万字。为了编写这部书,司马
-
关于《资治通鉴》
-
作者:
河砚 来源:中国供销合作经济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宋神宗 史论 古代史 《资治通鉴》 司马光 编年体史书 “臣光曰” 史料 取材广博 周世宗
-
描述:关于《资治通鉴》
-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
作者:
杨渭生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评价 实事求是 政治家 北宋时期 史学家 历史人物 《资治通鉴》 司马光
-
描述:司马光是我国北宋时期刚直清正的政治家、杰出的史学家。他和他所主编的《资治通鉴》,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巨大的影响。然而,对其评价(尤其是对司马光这位历史人物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现在该是实事求是地历史地重新研究和评价司马光的时候了。
-
毛泽东谈《资治通鉴》
-
作者:
李树柯 来源:福建党史月刊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史记》 《通鉴》 中国古代 学而知之 《左传》 毛泽东 王安石 《资治通鉴》 司马光 提出反对意见
-
描述:毛泽东生前,有一段时间,读《资治通鉴》真是入了迷,他一读就是半天,累了,翻个身,又是好几个小时,这样持续了好长时间。一天,毛泽东指着桌子上放着的那部《资治通鉴》笑着对身边工作人员孟锦云说:“你知道这部书我读了多少遍?17遍。每读一遍都获益匪浅。一部难得的好书噢。恐怕现在是最后一遍了,不是不想读,而是没有时间了。”话里充满了惋惜和遗憾,他却没有丝毫的消沉与感伤。
-
《资治通鉴》胡注补释一则
-
作者:
姚宏杰 来源:文献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御医 《通鉴》 门下省 天监 补释 《资治通鉴》 肃宗 梁武帝
-
描述:《资治通鉴》卷147梁武帝天监七年(508):三月,戊子,魏皇子昌卒,侍御师王显失于疗治,时人皆以为承高肇之意也。胡注云:医师侍御左右,因以名官。后魏之制,太医令属太常,掌医药;而门下省别有尚药局侍御师,盖今之御医也。此
-
《资治通鉴》事迹志疑一则
-
作者:
徐晓楚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华书局 夔州 事迹 地理志 《新唐书》 《旧唐书》 《资治通鉴》 武德
-
描述:《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76年版)卷18武德四年条载:“正月……李靖说赵郡王孝恭以取萧铣十策,孝恭上之。二月,辛卯,改信州为夔州,以孝恭为总管,使大造舟舰,习水战。”据《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
-
《资治通鉴》标点工作回顾
-
作者:
蔡美彪 来源:书品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出版发行 标点符号 近代史 分工合作 《资治通鉴》 古籍整理 标点本 研究所
-
描述:标点本《资治通鉴》自1956年6月出版至今,已过了半个世纪。此书开创了应用1951年出版总署公布的新式标点符号标点大部头史籍的先例,推动了古籍整理事业的开展。全书二百九十四卷,由十多位专家分工合作,自发起组织到出版发行,仅用了约一年半的时间,高效率地完成了计划,也积累了经验。我当时在主持此事的范文澜同志领导下的近代史研究所工作,
-
《资治通鉴音注》知照合流问题的研究
-
作者:
马君花 来源:汉字文化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宋末元初 反切上字 胡三省 文献材料 音注 《资治通鉴》 章组 《中原音韵》 《集韵》 纽四声法
-
描述:《资治通鉴音注》是宋末元初天台人胡三省为《资治通鉴》所作,成书于1285年,注文形式是随文注释,有注音、释义、校勘、补充史实、解释人物、山川、地理、官制、礼乐、天文等等。其注释中关于语音的注音材料约有76,486条,去其重复,得到8,414条音注,包括反切、直音、假借、如字、纽四声法等;反切和直音共有7,577条(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