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图书 (225)
期刊 (14)
报纸 (6)
学位论文 (1)
按栏目分组
司马光文献 (240)
经济发展 (6)
按年份分组
2017 (70)
2016 (7)
2015 (13)
2014 (6)
2013 (6)
2011 (4)
2010 (4)
2009 (23)
2008 (1)
2007 (8)
2005 (4)
2004 (21)
2003 (5)
2002 (24)
2001 (6)
2000 (1)
1999 (2)
1998 (2)
1997 (1)
1996 (2)
1995 (1)
1994 (1)
1993 (1)
1991 (2)
1990 (2)
1987 (2)
1986 (3)
1985 (2)
1983 (1)
1976 (2)
1971 (1)
1961 (1)
1956 (15)
1936 (1)
1935 (1)
按来源分组
其它 (51)
北京:中华书局 (31)
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 (11)
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 (11)
北京:长城出版社 (11)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9)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7)
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6)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6)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5)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5)
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5)
北京:线装书局 (4)
沈阳:万卷出版公司 (4)
长春:长春出版社 (4)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
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 (3)
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 (3)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长春:吉林音像出版社 (2)
农村电工 (2)
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2)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
吉林日报 (2)
福建日报 (2)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
北京:文物出版社 (2)
北京:北京出版社 (2)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2)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
成都:天地出版社 (2)
文化图书公司 (1)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1)
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1)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1)
古籍出版社 (1)
河南水利年鉴 (1)
中文信息学报 (1)
上海:中华书局 (1)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
西安:三秦出版社 (1)
北京:华文出版社 (1)
南京:译林出版社 (1)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1)
中州建设 (1)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
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1)
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1)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
商务印书馆 (1)
中国统一战线 (1)
西北大学 (1)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1)
中小学教师培训 (1)
河东地方史志 (1)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1)
学习之友 (1)
影响孩子一生的经典阅读(小学版) (1)
政协天地 (1)
上海金融报 (1)
科学时报 (1)
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 (1)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1)
武汉: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1)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1)
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 (1)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1)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
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1)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
北京:京华出版社 (1)
江苏少年出版社 (1)
相关搜索词
司马光的“言路”
作者: 宋志坚  来源:科学时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民主意识  民主作风  言论自由  当权者  王安石  《资治通鉴》  司马光  东坡  言路  建设政治文明 
描述:忠言逆耳,自古而然,此乃人性弱点所致,庶几无人例外。闻过则喜,谈何容易。王安石“人言不足恤”,作为果断之美德为人推崇,但这“硬币”的另一面,却是专断。在他执政的年头,因持有不同政见而被撤职、免职或被迫辞职的人杰才俊不计其数,司马光就被晾在洛阳15个年头,还因此而编纂了一部《资治通鉴》。对于言路闭塞,
古韵与现代的碰撞
作者: 宋晓文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碰撞  《司马光砸缸》  徽州古民居  徽派古民居  画面设计  古韵  欣赏兴趣  六月份  造型手法  皖南古村落 
描述:六月份发行的两套邮票分别安排在月头(1日)和月底(25日)。 $$《司马光砸缸》原定6日发行,因其对少年儿童的特殊教育意义而改在了“六一儿童节”,邮票设计者李炜在阐释题意时用了“童趣和古意的结合
全文:六月份发行的两套邮票分别安排在月头(1日)和月底(25日)。 $$《司马光砸缸》原定6日发行,因其对少年儿童的特殊教育意义而改在了“六一儿童节”,邮票设计者李炜在阐释题意时用了“童趣和古意的结合
二○○四年最佳邮票之我见
作者: 宋晓文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评选活动  最佳邮票  生肖邮票  《司马光砸缸》  中国红十字会  国家邮政局  特种邮票  纪念邮票  《清明上河图》  自然风光 
描述:25届最佳邮票评选活动近日已全面展开,去年底,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在北京召开了由十余位集邮家、邮票设计家和媒体记者参加的“全国最佳邮票评选活动策划研讨会”,就是否需要增加新的奖项、改进评选活动纪念张的设计、不同形式的奖励办法、颁奖活动的形式等进行了讨论;今年初又在《中国集邮报》开展了“我为佳邮评奖献计
全文:的设计、不同形式的奖励办法、颁奖活动的形式等进行了讨论;今年初又在《中国集邮报》开展了“我为佳邮评奖献计献策”征文活动。目前活动已进入最后投票阶段,自3月20日至4月1日投票截止,将有20万张选票投向
邮市重现“黑五月”
作者: 宋琛  来源:上海金融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小版张  彩色对比  安徒生童话  “西气东输”  绘画作品  邮市  大连海滨  清明上河图  复旦大学  司马光砸缸 
描述:尽管许多人对红五月的期盼非常强烈,但自2001年邮市中级反弹受阻于5月份以来,这个月的市场走势一直被投资者所诟病。在过去的4年间,5月份往往是全年的一个低谷。今年的表现同样不例外,上月整个市场群龙无首,热点凌乱,以至于在5月上中旬出现了一波幅度极大的暴跌行情,一些新邮的跌幅竟然超过了30%,创出新低
全文:无法挽救整个市场的低迷格局。$$下旬将步入歇夏期$$在过去的1个月中,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弱势形态,对邮市人气打击不小。不过,除了近4年所发行的新邮外,此前的编年邮票抛压非常小,压力主要体现在高于面值的新邮
范仲淹以身教子
作者: 宋衍申  来源:吉林日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地方长官  青苗法  北宋政治  分文不取  司马光  流芳千古  闹灾荒  范仲淹  身教  来不及 
描述:范仲淹(898—1052)是北宋政治家,“庆历 新政”领袖。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的名言,流芳千古。他在一生中,也不 断地用这一名言策励自己,完善着自己的人 格,为当时也为后世人所敬仰。$$ 范仲淹的人格魅力,还表现在以身教子 上。$$ 他有四个儿子,依次是:纯佑、纯仁、纯 礼、纯
全文:

范仲淹(898—1052)是北宋政治家,“庆历 新政”领袖。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的名言,流芳千古。他在一生中,也不 断地用这一名言策励自己,完善着自己的人 格,为当时也为后世人所敬仰。$$ 范仲淹的人格魅力,还表现在以身教子 上。$$ 他有四个儿子,依次是:纯佑、纯仁、纯 礼、纯粹。纯佑早卒。纯仁官至首相,为北宋一 代名臣。纯礼官至开封知府、礼部尚书。纯粹 为多处州郡地方长官,入朝为龙图馆直学 士。范仲淹晚年评价其子,谓:“纯仁 得其忠,纯礼得其静,纯粹得其略”。 纯佑早卒,未及评价。$$ 范仲淹少年学习十分刻苦,天寒, 尚昼夜兼程读书;疲劳了,就用冷水浇 头。生活贫苦,经常吃凉粥拌咸菜充 饥,人不堪其苦,他不改其乐。正因为 这样刻苦学习,二十六岁便一举而中 进士。$$ 长子纯佑酷似其父。范仲淹知苏州时, 首创州学。这时的纯佑尚在学龄前,也入了 学,在州学里模范守纪,用功刻苦,比那些大 孩子都做得好。知州的儿子树了榜样,州学 很快办出了成绩。二子纯仁更聪明更用功, 八岁便能给别人讲书。《宋史本传》说他“昼 夜肄业,至夜分不寝,置灯帐中,帐顶如墨 色”。$$ 范仲淹对老母至孝。他刚当上一个小县 官,便把老母接至任所,朝夕孝敬。母死,辞官 守孝三年。$$ 纯佑承父风,为尽孝父母,竟放弃功名,不 应科举。纯仁初为武进知县,因远离父母不便 尽孝而未上任,后调至稍近的长葛县,还不上 任。范仲淹批评说:“武进距家远,不去,尚有 可说,长葛离家近,还不去,没道理。”纯仁说: “我怎能只看重官禄啊!长葛虽稍近,也不如 在身边照顾二老更方便啊!”纯仁照顾多病的 纯佑,如照顾父母一般,亲自喂药喂食。甚至 两次辞去高官,守候在病兄身边。$$ 范仲淹以约已济人为乐。一辈子粗茶淡 饭,只是在有客人时,才做三两碟荤菜。史 载,范仲淹“妻子衣食,仅能自充”。可是,在 接济他人时,却十分慷慨。有些学子经常从各 地来向他求教,不但分文不取,还管吃管 住。他的全部积蓄都捐献家乡办“义庄”,收 养穷人。$$ 纯仁受父之教“自为布衣至宰相,廉俭如 一,所得奉赐,皆以广‘义庄’”还常 对子孙说:“唯俭可以助廉”。纯粹 当陕西路转运副使,朝廷给他二十 万缗奖赏,当他知道这二十万缗是 向百姓加派的税收时,说:“我不能 要百姓的血汗钱啊!”婉言拒收。$$ 范仲淹“为政尚忠厚”“论天 下事奋不顾身”也潜移默化地影响 着儿子们。《宋史》载:“纯仁位过其 父,而几有父风”“性夷(平)易宽简,不以声色 加入,谊(义)之所在,则挺然不少屈”,像他父 亲一样,讲正气,不为己。王安石看重他,可是 他对王安石的“青苗法”照样批评;司马光提 拔他,可是他对司马光一刀切废除新法也照 样批评。陕西闹灾荒,他来不及上奏,开仓赈 灾,有人劝他等候上级指示,他说:“来不及 了,我负责!”百姓为此感激地说:“范公让我 等活命,不顾自己啊!”纯礼知遂州,坚持不对 百姓多加摊派,“民图象于庐,而奉之如神,名 曰‘范公庵’”纯粹在陕北防边时,主张把西夏 的地盘归还西夏,以保持安定友好,后来西夏 进攻泾原,他带兵迎击取胜。虽屡遭异议,他 也无怨无悔,一如其父力求和平解决边界纠 纷。$$ 范仲淹以身教子,是中国古代成功的范 例。

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
作者: 宋衍申  来源:吉林日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宋仁宗  舆论监督  谏院  唐宋古文  不为  题名  谏官  记》  司马光  专利 
描述:《谏院题名记》是距今938年前,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任知谏院(谏院首长)写的一篇超短文,全文仅166字,录之如下: $$古者无谏官①。自公卿大夫②至于工商,无不得谏者。汉③兴以来,始置官。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④于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当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
全文:了。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真宗初设谏院的决心很大,其表现为:1.六员谏官,除常俸之外,每月加俸五万钱,经济待遇高了。2.知谏院的官品不够参加中书、枢密两省大臣入朝议事的资格,但特批可以入朝议事,政治地位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