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年最佳邮票之我见
【类型】报纸
【篇名】二○○四年最佳邮票之我见
【作者】 宋晓文
【关键词】 评选活动 最佳邮票 生肖邮票 《司马光砸缸》 中国红十字会 国家邮政局 特种邮票 纪念邮票 《清明上河图》 自然风光
【报纸名称】福建日报
【出版日期】2005-03-30
【正文】
25届最佳邮票评选活动近日已全面展开,去年底,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在北京召开了由十余位集邮家、邮票设计家和媒体记者参加的“全国最佳邮票评选活动策划研讨会”,就是否需要增加新的奖项、改进评选活动纪念张的设计、不同形式的奖励办法、颁奖活动的形式等进行了讨论;今年初又在《中国集邮报》开展了“我为佳邮评奖献计献策”征文活动。目前活动已进入最后投票阶段,自3月20日至4月1日投票截止,将有20万张选票投向活动组委会。25届最佳邮票颁奖活动将于5月底6月初在湖北武汉举办。
综观2004年邮票,突显了以下特点:一是小套邮票增多。一套两枚(及以下)的邮票,在28套中占了16套,超过了半数。2004年是生肖邮票选题第三轮的起始年,《甲申年》以一套一枚的形式面世,其独特的艺术效果,确实给人以惊喜。《中国红十字会成立100周年》、《沿海开发区成立20周年》等事件纪念邮票都是以一枚一套来反映,而《邓小平同志诞生一百周年》和《邓颖超同志诞生一百周年》领袖人物纪念邮票则以两枚一套为构建,都体现了小而精、小而全的特点。二是新选题让人亮眼。2004年新开了两个系列选题:《中国名亭》(一)和《成语典故》(一),前者有爱晚亭、琵琶亭、兰亭和醉翁亭,后者选取了邯郸学步、叶公好龙、滥竽充数和鹬蚌相争四幅画面。此外《司马光砸缸》则用落水、砸缸、获救三幅画面叙述了百姓耳熟能详的故事。《皖南古村落》《侨乡新貌》《祖国边陲风光》表现的则是全新的视角。
在众多邮票中,我最喜爱的是2004 17《邓小平同志诞生一百周年》邮票。应当说,邮票充分表达了全国人民对小平同志的无限爱戴。套票背景的选择上,具有深远的寓意:“中共中央总书记”用母亲河——黄河来作为背景,“中共中央军委主席”用中国的象征——长城作为背景较好地烘托了小平同志的人格魅力。小型张选用照片是小平同志在一次外事活动中的特写,慈祥的面容,优雅的风度,正是这位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真实写照。
文化艺术选题邮票多有出彩。2004-26《清明上河图》特种邮票是当年的重头戏,这不仅是因为《清明上河图》是享誉中外的名画,画幅场面巨大、结构严整、笔法细致;更因为它在印刷上是国家邮政局邮票印制局出成果的产品,其胶雕手法是十分成功的。同样,2004-21《鸡血石印》也是令人爱不释手,这套邮票采取了压凸印刷工艺,使整个画面的立体效果十分突出。
值得一提的还有生肖邮票第三轮之首2004-1《甲申年》猴票。在设计印刷中堪称精品之作。平面设计师陈绍华摒弃了一轮猴的大雅、二轮猴的大俗,让新三世猴力求脸谱化、宠物化,同时以几何图案的现代造型横空出世,让人亮眼。丰富的色彩、律动的构图确实给人以新鲜感,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此外,在发行的三套自然风光邮票中,12枚一套特种邮票2004-24《祖国边陲风光》也是一套出彩之作。这套票有三大特色:一是选题独到。表现边陲的自然风光十分贴切。二是取材艰辛。从大量摄影原作中找出不同地域、不同作者且要风格统一的作品,其难度可想而知。三是设计精心。采用大场面、广视角的横宽构图,使之成为全套邮票的一个真实和艺术之间的平衡点,确实是设计者的高明之处。整套邮票表现出大气、协调、唯美的艺术风格。
- 1、2004年纪特邮票版式实录 作者:周轶超 2005.01
- 2、《司马光砸缸》特种邮票在光山县首发 作者:吴光辉盛鹏 2004.06
- 3、国家邮政局公报 2004.05
- 4、邮市:进退两难待“鸡”鸣 作者:宝木 2005.01
- 5、新邮图案浅议 作者:杨照东 2004.01
- 6、我国今年发行二十六套纪特邮票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