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简述《资治通鉴》的礼治思想
-
作者:郭照启
年份期号:2013-第6期
刊名:北方文学(中旬刊)
关键词:资治通鉴 现实启示 礼治思想 鲁迅 特点
- 描述:司马光出身封建官僚家庭自幼接受礼的熏陶,强调治国的核心是“立政以礼”。他的礼治思想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其政治、史学和哲学思想的最根本出发点。然而鲁迅却说正是由于看了《资治通鉴》才感觉中国就是一个吃人的国家,写下了暴露封建礼教迫害的《狂人日记》。我们可以从特点、实施方向还有逐渐变成“吃人”的礼教几个方面来详细的了解司马光的礼治思想。
- 《资治通鉴》令毛泽东着迷
-
作者:卢志丹
年份期号:2013-第11期
刊名:特别文摘
- 描述:《资治通鉴》令毛泽东着迷
- 毛泽东读十七遍《资治通鉴》有感
-
作者:屏西
年份期号:2013-第7期
刊名:四川统一战线
关键词:资治通鉴 标点符号 红楼梦 毛泽东 古书 书法艺术 心灵交流 读书 主席 线装书
- 描述:毛泽东的贴身警卫王明富曾经说过,主席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也是读书的一生、刻苦求知的一生。他是轰轰烈烈天下事,日日夜夜一床书。手触之处皆有书。《资治通鉴》读了十七遍,《红楼梦》读了五遍。主席床上的书虽然乱,但千万不要给他整,他自己的哪篇文章做了什么记号,可能什么时候想到又去读了。"非常之人方有非常之事,成非常之功",毛泽东就是如此。一部《资治通鉴》读了十七遍,而且是在日理万机的情况下,着实让人惊叹不已。毛泽东喜欢读书,而且喜欢读古书,读线装书,读没有标点符号的书。他能自如地在书籍中与古人促膝谈心,一部《资治
- 从《资治通鉴》到IT治理
-
作者:记者手记
年份期号:2013-第31期
刊名:中国信息化周报
- 描述:《资治通鉴》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汉文帝初做皇帝时,周勃任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一次,文帝问周勃,全国一年要判多少案子?周勃不知。文帝又问,全国一年有多少粮食收入?周勃还是不知,十分惭愧。文帝转问陈平,陈平答道:这些问题得问专管其事的人。问断案,就找廷尉,问钱粮,就找治粟内史。文帝追问,如何各司其职,你负责什么呢?陈平道:“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 《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上)
-
作者:张国刚
年份期号:2013-第3期
刊名:紫光阁
关键词:顾颉刚 《通鉴》 读通鉴论 经世 《资治通鉴》 司马温 家国 千人 部大 修心
- 描述:曾国藩说:"窃以为先哲经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温公《资治通鉴》。"毛泽东说:中国有两部大书,一部是《史记》,一部是《资治通鉴》。修心之要有三:仁、明、武,治国之要有三:用人、信赏、必罚。司马光说这就是《资治通鉴》的精髓。我们读《资治通鉴》,就知道一个领导,像刘邦这样的才是高人,像项羽这样的不是高人,力拨山兮气盖世,喑恶叱咤,千人皆废,这不是本事,这是匹夫之勇。
- 毛泽东读“破”了的一部《资治通鉴》
-
作者:郭金荣
年份期号:2013-第7期
刊名:读书文摘(青年版)
- 描述:毛泽东读“破”了的一部《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