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司马光砸的第二只“缸”
-
作者:亦明
年份期号:2015-第32期
刊名:政府法制
关键词:洛阳 历史 中国 司马光
- 描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妇孺皆知,其实他长大后还砸了第二只缸,缸的名字叫社会,俗称“大染缸”。 公元1085年下半年,司马光在陈州短暂任职后回汴京,做了门下侍郎(相当于副宰相),不久即拜相。有位叫刘蒙的老朋友也从河北追到京城,向司马光求助万钱,说是父母无钱安葬,弟妹嫂侄需要抚恤。对此。他婉拒道:“我连亲属故旧都拿不出钱来帮助,哪来的钱给您啊!”刘蒙不信:“你太抠门儿了吧,做了四十多年的官儿,如今又是宰执,连一万钱也拿不出,怎么可能?”说司马光“老抠儿”的,不止刘蒙一人。
- 没有了司马光的缸
-
作者:刘吉宁
年份期号:2015-第24期
刊名:语文周报(教研版)
- 描述:某名师曾提到自己上课中的一段插曲,面对学生思维的迟滞,教师启发说:“你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学生哄堂大笑,教师不解,经询问后才明白,生活在大城市里的学生还真是没有几个人见过猪,更别说满地满圈的猪跑了。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前几年流传的一个笑话,教师在绘声绘色地讲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讲了半天并无教师预料中的热列回应,面对教师的疑问,一个学生怯生生地问:“老师,什么是‘缸’?”是啊,什么是“缸”?观看红色经典影片《南征北战》,其中村里百姓推石磨碾粮食,学生问:那个大圆磙子石头是什么“冬冬”?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
- 读司马光《家人》卦
-
作者:韦卫能
年份期号:2015-第0期
刊名: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关键词:《易经》 《家人》卦 司马光 儒家学说 家国思想
- 描述:司马光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以一部《资治通鉴》闻名于史,其所作《家人》卦,更以“易”理融于儒家学说,并与社会生活、政治纲领紧密结合,探索齐家治国之道。通过对《家人》卦的解读,可探知司马光浓重的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思想,对于推动当代家庭美德建设,强化家庭的教化功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和启迪意义。
- 《司马光》教学设计
-
作者:卞平
年份期号:2015-第32期
刊名:情感读本
关键词:看多 三维教学目标 多媒体课件 自主学习 花园里 字法 田字格 大水缸 引读 学习语言
- 描述:设计理念:将语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教学目标有机会地整合,让学生读懂课文,学会生字、学会说话。同时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都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形象感受,把学生带入故事之中,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发展思维。教学目标:(1)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司、别、流"等3个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
- 司马光的贡举取士思想
-
作者:张旭
年份期号:2015-第6期
刊名:长安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关键词:学校 科举考试 司马光 荐举制 人才思想
- 描述:司马光是北宋中期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他非常重视用人问题。其人才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如何选拔人才。司马光针对北宋当时科举取士专贵文辞,不察经术,不以德行为本的弊端,提出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改革科举考试的地域不均现象,又提出保举之法和学校之法来和科举考试相结合,更加全面、长期地考察士人的德行与经术。“凡取士之道,当以德行为先,文学为后。就文学之中,又当以经术为先,辞采为后。”这就是其取士思想的核心。
- 司马光卖马
-
作者:宋桢
年份期号:2015-第3期
刊名:影响孩子一生的经典阅读(小学版)
关键词:北宋时期 史学家 司马光
- 描述:司马光是我国北宋时期的著名史学家。 一天,他吩咐管家,把自己曾经骑过的一匹高头大马牵到集市上卖掉。一位老者想买,但嫌价钱太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