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司马光《温公易说》浅析
作者:曾达  日期:2012-01-01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司马光《温公易说》浅析
司马光散文研究
作者:那妮  日期:2012-01-01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司马光散文研究
司马光诗歌与诗学研究
作者:宁群娣  日期:2013-01-01 来源 :中山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诗歌 司马光 诗学 
描述:司马光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在政治与文化、学术史上的卓越成就和崇高地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历代文人、学者们对其文学成就和地位的客观评价。其中,相关司马光的诗歌评论、研究犹为薄弱。本文以北宋的社会政治变革与文化思潮为背景,综合分析司马光诗歌创作、诗歌理论的变化与发展,尽可能准确地判断司马光的诗歌和诗学的地位、价值、文化影响。司马光的诗歌活动和诗歌创作,以熙宁三年卜居洛阳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在京十九年、居洛十五年。前后两期,司马光的交游对象不同,诗歌活动、创作心态、唱和方式、题材
《资治通鉴》与人力资源管理——以司马光人才思想为透视点
作者:庞淑艳  日期:2014-01-01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资治通鉴 中国古代人才思想 司马光 
描述:随着人力资源管理在实践中的不断积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已取得了日益丰富的成果,这些理论成果在诸多成功的跨国企业里得到了有力验证,使得渴望强筋健骨的国内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纷纷把企业发展的希望寄托在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上。其实,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其思想精华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有些方面可以产生共鸣。北宋司马光所编写的《资治通鉴》中就包含了有关人才管理方面的丰富历史事迹,作者司马光以“臣光曰”的史论形式对这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做出了独特的论述。 司马光将之前一千多年的历史
司马光改革思想研究——兼论其与王安石变法之不同
作者:余铖  日期:2014-01-01 来源 :中山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中和 务实 王安石 司马光 
描述:北宋中期,国家内外部矛盾逐渐显露并加剧,最突出的是“冗兵”、“冗官”、“冗费”,这导致了“积贫积弱”的政治局面。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之下,一些“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提出了改革时弊的要求并进行了尝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王安石变法,但其在当时遭到了士大夫阶层的强烈反对,以失败告终。司马光是王安石变法的坚定反对者,当代以来的主流观点视王安石为革新进步派,而司马光则被看作顽固守旧派,这种观点是失之偏颇的。司马光并不因循守旧,本文从理财、吏治以及军事等三个方面梳理其解决北宋时弊的措施,本文认为司马光的改革思想具有“中
司马光哲学研究——以荀学与自然气本论为进路
作者:张晶晶  日期:2017-10-20 来源 :政治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荀子 气本论 自然气本论 荀学 宋明理学 司马光 
描述:司馬光的哲學在中國思想史與哲學史上,由於其思想性格與日後宋明理學的主流不符,再加上其史學與政治成就過於顯赫的緣故,其意義與地位向來未受人重視。但若跳脫以程朱陸王理學為主流的研究觀點,以另一承自先秦、衍至明清的哲學理路來重新檢視司馬光的哲學,便可重新發現其在思想史與哲學史上的重大意義。此一哲學理路即是過去在哲學史上隱而未顯,在儒學陣營中與孟學並為兩大哲學思想典範的荀學理路。荀學在孟學取得獨尊地位後,其發展彷彿中斷,但明中葉後興起的一股以王廷相、吳廷翰、顧炎武、戴震為主要代表思想家的「自然氣本論」思潮,其所主
论《资治通鉴》史论中司马光的治国思想
作者:周方高  日期:2002-01-01 来源 :湘潭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礼治思想 理想君主观 司马光 民本思想 民族思想 人才思想 
描述:司马光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臣光曰”中。本文将其治国思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发掘与阐述,以期批判地继承。其治国思想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构成:人才思想、礼治思想、民本思想、民族思想、理想君主观。他认为在封建的守成和进取阶段,人才有重要的作用。选才标准:他强调要选用德才兼备的人才。选才方法:诚心致才,礼贤下士;依靠众人举才。用人原则:用人不徇私情;用人不拘门第;用人勿疑等。要从实际工作中去开考核人才。司马光的人才思想中存在片面夸大个人的作用,人才的内涵和外延很窄等缺陷。强调治国的核心是“立政以礼”。礼的作用是巨大的
司马光的华夷观研究——以《资治通鉴》为中心
作者:刘加志  日期:2008-01-01 来源 :山东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资治通鉴》 司马光 华夷观 
描述:司马光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又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历史学家。但他也是北宋历史上一位毁誉相参的政治人物。他在华夷观上主张华夷两安,和平共处的方针,在一定程度上为后人所诟病,甚至被指为投降主义。随着史学研究的日益深入,学术界对司马光的政治思想已经开始客观分析、综合评价。但对其华夷观,却一直缺乏系统而有说服力的解析。本文试图从《资治通鉴》及部分其他作品入手,寻究司马光华夷观的根源及其内在理路,以期有助于对司马光华夷观的全面认识和正确评价。文章首先概述司马光华夷观形成的背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宋王朝是一
司马光诗歌思想性初探
作者:卢和  日期:1990-01-01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司马光诗歌思想性初探
司马光的诗歌与其思想之关系
作者:王守芝  日期:2003-01-01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司马光的诗歌 内容特质 思想 艺术特色 
描述:北宋中期,出现了许多名臣诗人,欧阳修、王安石当然是其中的翘楚。此外,司马光、富弼等人,也应列入其中,虽然他们的诗歌没有达到欧、王的高度,但他们作为诗人群体,对诗史发展的贡献,不容忽视。从研究现状来看,探讨欧、王诗歌的论著不少,对名臣诗人中其他人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探讨司马光历史观的成就也很多,而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司马光诗歌的成果尚未见到。欧、王的研究者多,这不以为奇,司马光诗歌的研究者甚少,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司马光的史学成就更高,掩盖了他诗名;另一方面可能是他的诗歌,总体艺术成就不高,不太有人注意。实
上页 1 2 3 ... 27 28 29 ... 296 297 298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