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的史料价值
-
作者:
白盼 来源:黑龙江史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续资治通鉴长编 史事 李焘
-
描述:司马光所编撰的《资治通鉴》,叙事止于五代后周,此后仿照《通鉴》体例而续编修书人很多。其中《续资治通鉴长编》,是南宋孝宗年间修成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续资治通鉴长编》记事上起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下讫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记载了北宋九朝一百六十八年的事迹。作者李焘作此书时广搜博录,备采北宋一祖八宗的历史事实,荟萃讨论,为研究历史的学者,提供了珍贵的历史史料。
-
《〈资治通鉴〉标点纠谬》一文献疑:兼以实例看《资治通鉴》择取史料的严谨性
-
作者:
段锐超 来源: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康买 《北齐书》 薛孤 《资治通鉴》 薛孤康买 薛孤延 《北史》
-
描述:王友敏先生《〈资治通鉴〉标点纠谬》提出,《北史》《北齐书》及《资治通鉴》中的"薛孤康买"应断为"薛孤康、买",指"薛孤康、薛孤买"二人;"薛孤延康买"应为"薛孤延、康、买",指"薛孤延、薛孤康、薛孤买"三人。王先生的主要依据是《元和姓纂》的一则史料,因其论证欠严密,且以其结论比照于历史情境也存在诸多不合,故其结论恐难成立。按当时的出使惯例,"薛孤康买"作为使主,只能是姓薛孤名康买之一人,《资治通鉴》对此已有鉴别与修正之功;"薛孤延康买"当为二人,但究竟是"薛孤延、康买"还是"薛孤延、薛孤康买"尚难确论。
-
论李焘的历史编纂学成就:以《续资治通鉴长编》为中心
-
作者:
陈其泰 屈宁 来源: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宋代 李焘 历史编纂 《续资治通鉴长编》 编年体
-
描述:两宋之际,私家修史之风尤盛,李焘所撰《续资治通鉴长编》为一时之代表作。此书远绍《春秋》,近承《通鉴》,下启《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诸书,不仅史料价值颇高,而且编纂体例灵活而不失谨严,注重吸收纪传、纪事本末诸体之长,言事相兼而人物突出,寓论于史,褒贬自现,叙事从容、紧凑,是继《通鉴》之后再次出现的编年体史书的高峰。
-
唐人元德秀仕履考:兼及《资治通鉴》系年和萧颖士生平问题
-
作者:
黄大宏 张晓芝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元德秀 鲁山令 《资治通鉴》 萧颖士
-
描述:唐代文学家、著名循吏元德秀一生三次出仕,以任鲁山令为世人所知,但任职时间不明;《资治通鉴》将其系于开元二十三年,是误解并修改史籍记载后的结果,这导致今人对元德秀的生平、仕历的认识有悖历史事实,也影响到对萧颖士生平与作品系年的研究。今考元德秀在开元二十一(733)年中进士第后,丁母艰;二十三年服除,补南和尉;最早在开元二十七年转左龙武军录事参军。天宝初已在鲁山令任上,秩满后归隐陆浑,终馁死空谷,其居官首尾约为十年。
-
中学生应学会阅读基本史籍:以《资治通鉴》为例
-
作者:
左定科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困局 《资治通鉴》 史料 高考材料题
-
描述:中学历史课程的学习水平按四个递进层次分类:识记与鉴别、领会与诠释、分析与综合、评价与论证,其中后三个层次都有史料方面的要求。由于现阶段知识的膨胀、网络语言的涌现等因素,多数高中生的传统语言基础知识略显薄弱,故应对高考材料题时颇吃力,山区学生表现明显,对此情况一线教师苦不堪言。因此,引导学生适度阅读史籍,不失为突破困局的可选途径之一。本文以《资治通鉴》为例,略谈一二。
-
自淑、诲人、知道而乐——“《资治通鉴》讲座”前言
-
作者:
张国刚 来源:月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隋唐五代 史源 胡三省 读通鉴论 史学著作 《资治通鉴》 宋元之际 编年体史书 治民 史著
-
描述:《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史书的价值有二,一是作为史料,一是作为史著。作为历史材料,《资治通鉴》的隋唐五代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源、史料价值。作为史学著作,《资治通鉴》具有不可替代的阅读、鉴赏价值。宋元之际著名学者胡三省(1230—1302)曾为《通鉴》作注,他说:"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
-
铁琴铜剑楼藏元刊本《资治通鉴》题跋考论
-
作者:
朱守芬 徐雁平 来源:新世纪图书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元本《通鉴》 铁琴铜剑楼 藏书题跋
-
描述:本文以铁琴铜剑楼藏元刊本《资治通鉴》近10万字长跋为例,揭示明末清初苏州地区文、严两家以严虞惇为代表的士人之阅读轨迹、遗闻轶事,以裨知人论世之资,籍此进一步管窥清代藏书题跋蕴含的丰富文献、史料、文化价值。
-
贞观元年“十道”辖州考:《资治通鉴》校读札记
-
作者:
刘丽 来源:山西档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贞观元年 注文 胡三省 十道 州
-
描述:《资治通鉴》是传统史书中的名作,对后世影响深远,自古以来不少学者为其作注,其中以宋末元初胡三省注文最为流行。但胡氏注文在职官、地理等方面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从胡三省所注的贞观元年十道具体辖州情况看,就存在着缺失、衍生州名、名称使用上的混乱、归属上的错乱、名称讹误以及错将羁縻州统计入内等情况。
-
论李焘的历史编纂学成就——以《续资治通鉴长编》为中心
-
作者:
陈其泰 屈宁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论李焘的历史编纂学成就——以《续资治通鉴长编》为中心
-
“威震华夏”钩沉──《资治通鉴》忽略的《三国志》及裴注史料
-
作者:
瞿正瀛 来源: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关羽 《三国志》 《资治通鉴》 威震华夏 裴松之
-
描述: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威震华夏。在现代的疑古风气下,"威震华夏"的实情被低估,乃至于以为关羽仅是侥幸浪得虚名。这不仅悖离时人感受,况且方法、态度上也一知半解、误人视听。笔者从《资治通鉴》着手,以《三国志》等史料比对,逐渐勾勒出《资治通鉴》所忽略的史料,而更能趋近于"威震华夏"的全貌。可以说此一关羽形象不仅为低估其人者所未详,甚至也超越了崇敬关羽者的认知与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