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借古鉴今,资于治道:常考名作·《资治通鉴》
-
作者:
仲六军 来源:满分阅读(高中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人物评价 名作 治道 编年体通史 《资治通鉴》 统治阶级 司马光 民族关系
-
描述:《资治通鉴》主编和主要执笔人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司马光劝君主为仁,做了具体的解说;对于君主的施政,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资治通鉴》是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全书294卷,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约300多万字。《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
-
士为知己者死:读《资治通鉴》之一
-
作者:
韩毓海 来源:南风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中华书局 科举制度 阶级 士大夫 战国时代 社会主体 标志 公元前 陶希圣
-
描述:"士大夫"与士绝不相同,士大夫是科举制度的产物,士大夫阶级的出现,恰标志着"士"的消失与堕落。《资治通鉴》属于"硬书"之类,中华书局新版(2011版)便有20卷之巨,读完甚为不易,读罢能够读出头绪来,则更非易事。这套书的第一卷,讲的是自战国到汉初,即周威烈王到汉惠帝,亦即公元前403年到公元前189年间的事。这第一卷的主题,若用一句话来概括便是:士为知己者死。"士"是什么?士是战国时代的社会主体。陶希圣概括说,士即"耕战之士"。又战斗来又生产,士是由健朴的
-
《资治通鉴》选读 子思对卫侯的忠告
-
作者:
张国刚 选注 来源:月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资治通鉴》选读 子思对卫侯的忠告
-
陈木香16年只为《资治通鉴》而痴狂
-
作者:
汉文 来源:中国老年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国家元首 奉献精神 文化局 《资治通鉴》 木香 社会团体 中华文化 副局长
-
描述:一个人放着文化局副局长不干,跑到异地他乡,埋头3年,以毛笔小楷,书写出300多万字、6000米长卷的《资治通鉴》。他的书法精品被许多国家元首、政要及社会团体收藏。文化部原部长孙家正给他写信,称赞他“为弘扬中华文化所做的工作和奉献精神,令人感动和钦佩。”
-
《资治通鉴》:观照兴替之道的一面镜子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高一年级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镜子 《资治通鉴》 民族关系
-
描述:初识经典《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全书共294卷,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内容涵盖了上下十六朝共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各朝各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民族关系。全书卷帙浩繁、洋洋大观,是我国第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一直备受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的追捧,对其作过批注、点评的名士鸿儒也不胜枚举。
-
《资治通鉴》:一部选官用人通鉴
-
作者:
刘后滨 来源:公务员文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通观一部《资治通鉴》可以发现,司马光对选官用人问题给予了突出关注,并站在治国理政高度上对中国古代的选官用人原则进行了总结。“德者,才之帅也”《资治通鉴》是以三家分晋开篇的,司马光为了论述其关于用人标准的理论,在叙述三家分晋的事件之后,追述了50年前三家灭智伯之事,并由此引发了一段长篇的关于才德关系的议论。
-
两《唐书》与《资治通鉴》论「安史事件」
-
作者:
陈凯伦 来源:问学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马嵬 安史事件 唐史 唐书
-
描述:两《唐书》与《资治通鉴》论「安史事件」
-
毛泽东为何将《资治通鉴》读了17遍
-
作者:
卢志丹 来源:共鸣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毛泽东为何将《资治通鉴》读了17遍
-
《资治通鉴》中隋唐史料翻译研究
-
作者:
廖思凯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史料评析 隋唐 《资治通鉴》 高句丽
-
描述:《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编年体通史,高句丽是我国汉代到唐代时期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资治通鉴》在记录我国隋唐时期高句丽的历史方面,补足了一些史料漏洞,但是在一些内容上不够完善。因此本文就《资治通鉴》中,隋朝和唐朝与高句丽的史料分析,综合进行客观评论。
-
《资治通鉴》关于隋炀帝葬埋的几次记载
-
作者:
易水寒 来源:公民与法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帝陵 大学士 嘉庆年间 《资治通鉴》 隋炀帝 杨广 记载 扬州
-
描述:隋炀帝杨广究竟葬扬州何处?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论。清代嘉庆年间的大学士阮元认定隋炀帝陵位于扬州邗江的槐泗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