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苏轼散文中的士林理想人格管窥:以司马光形象的塑造为中心
-
作者:
关四平 来源:学术交流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司马光形象 欧阳修形象 士林理想人格 苏轼散文
-
描述:在苏轼散文的丰厚文化内涵中,士林理想人格的建构是其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苏轼笔下,司马光就是他心目中德才兼备士人形象的典范,司马光身上一系列人格闪光点,就是苏轼心目中士林理想人格的构成要素。这可归结为三个层面:在为学层面上,是"书无所不通,文辞醇深";在为人层面上,是"忠信孝友,恭俭正直";在为官层面上,是"治国莫先于公"。透过苏轼散文中的司马光形象,可看到苏轼心目中士林理想人格的建构形态。这对当代士林人格的提升仍有其特殊的思想价值与借鉴意义。
-
司马光佚书《<大学><中庸>广义》辑考
-
作者:
魏涛 来源:宋史研究论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 佚书 中庸)广义》 大学> 司马光 <
-
描述:司马光哲学是北宋哲学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其哲学意义的显发主要是通过对《大学》、《中庸》的阐释完成其理论体系建构的。作为其诸多哲学著作中最为重要的《〈大学〉〈中庸〉广义》一书,在成书之后不久即佚失,这为深入研究司马光的哲学思想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借助于相关典籍对该佚书进行重新整理形成辑本,并结合司马光文集及其他著作对辑本略加参校,这对于司马光中和论、《中庸》诠释史及唐宋"四书升格"运动的研究,甚而司马光在哲学史上重要地位的彰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
苏轼的易学与朋党论:兼与欧阳修、司马光、程颐“朋党”观比较
-
作者:
程刚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朋党论 苏轼 易学
-
描述:宋代党争激烈,与之相伴也产生了一些朋党类的文章,苏轼的《续欧阳子朋党论》即其中之一。除了《朋党论》之外,苏轼还在《东坡易传》中借阐释《周易》的机会,表达他的“朋党”观。苏轼的朋党思想与欧阳修、程颐、司马光的朋党思想具有很大差异,这些差异也可从苏轼的《东坡易传》,以及欧阳修的《易或问》、司马光的《温公易说》、程颐的《周易程氏传》中找到思想根源。通过这些比较,还可以看出苏轼的朋党思想具有一定民主的思想因子。
-
我读《资治通鉴》
-
作者:
肖雅蓝 来源:全国优秀作文选(初中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我读《资治通鉴》
-
我读《资治通鉴》
-
作者:
肖雅蓝 来源:全国优秀作文选(初中)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刘邦 治道 壮士 丝绸之路 历史眼光 时间带 司马光 成就 忠臣
-
描述:当历史的烟云被时间带走,风尘中依稀有缕缕壮士的哀叹、孀妇的遗憾、忠臣的决心……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是了,司马光微微挥袖,提笔写道…… 兔死狗烹 夜凉如水,月光如华,值此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眼皮依然跳动着。往事如云烟,挥之不去地回荡在他脑海里。幼时,他忍胯下之辱。彼时,心中的壮志开始燃烧,立誓要有所成就,小不忍则乱大谋。他投奔刘邦,协助他打下如画江山。他是乱世之中的英雄,只有腥风血雨的战场,才是他一展宏图之地!奈何江山稳固,帝王多疑善变,他再也坐不住安宁。
-
《资治通鉴·汉纪》
-
作者:
将相协力 来源:月读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陈平患诸吕,力不能制,恐祸及己。尝燕居深念①,陆贾往,直入坐,而陈丞相不见。陆生曰:“何念之深也!”陈平曰:“生揣我何念?”陆生曰:“足下极富贵,无欲矣;然有忧念,不过患诸吕、少主耳。”陈平曰:“然!为之奈何?”陆生曰:“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将相和调,则士豫附②;天下虽有变,权不分。为社稷计,在两君掌握耳。臣常欲谓太尉绛侯③,绛侯与我戏,易吾言④。君何不交欢太尉,深相结?”陈平用其计。
-
陈寅恪先生与《资治通鉴》
-
作者:
孙庆艳 来源:鸡西大学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陈寅恪 《资治通鉴》 长编考异之法
-
描述:陈寅恪先生为20世纪中国杰出的国学大师,其学识为世人所敬仰。陈先生推崇《资治通鉴》,表现在取材上用《资治通鉴》条目,治学方法上用长编考异之法。
-
陈寅恪先生与《资治通鉴》
-
作者:
孙庆艳 来源: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陈寅恪 《资治通鉴》 长编考异之法
-
描述:陈寅恪先生为20世纪中国杰出的国学大师,其学识为世人所敬仰。陈先生推崇《资治通鉴》,表现在取材上用《资治通鉴》条目,治学方法上用长编考异之法。
-
《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下)
-
作者:
张国刚 来源:紫光阁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 唐明皇 下愚 各取所长 《资治通鉴》 田子方 家国 徐茂公 修心
-
描述:唐太宗谈及成功之道时说:“朕所以能及此者,止由五事耳……”这五件事全是谈用人的问题《资治通鉴》把领导分为五个等级:“创业之君”、“守成之君”、“陵夷之君”、“中兴之君”、“乱亡之君”。其实,是从两个方面说的,一个方面是指才能,一个方面是指能不能管住自己——修心克己。
-
毛泽东读“破”了的一部《资治通鉴》
-
作者:
郭金荣 来源:读书文摘(青年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毛泽东读“破”了的一部《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