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毛泽东与《资治通鉴》
-
作者:
蓝天 来源:福建党史月刊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五十年代 指导思想 经验教训 古籍出版社 吴晗 《资治通鉴》 历史事件 立场观点 批判地 封建统治阶级
-
描述:《资治通鉴》是毛泽东酷爱读的史书之一。故
-
毛泽东与《资治通鉴》
-
作者:
郭金荣 来源:时代青年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毛泽东与《资治通鉴》
-
范祖禹与《资治通鉴》
-
作者:
施懿超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五代史 独立完成 熙宁 编修 助手 历史真实 司马光 范祖禹 史学界
-
描述:北宋著名史学家范祖禹(公元1041-1098),作为《资治通鉴》编修的三大助手之一,对于《通鉴》的成书,作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但是史学界历来对此却评价不一,这是有失历史真实的。一、关于《通鉴》编修诸助手的分工问题关于《通鉴》编修诸助手的分工问题,史载分歧,对于范祖禹所参与的部分,历来也莫衷一是。事实上,范祖禹独立完成了唐三百年丛目及唐长编六百卷,而且还协助司马光在唐长编及刘恕所作五代史长编基础上粗删、细删,而成定稿《唐纪》八十卷,《五代纪》三十
-
范祖禹与《资治通鉴》
-
作者:
施懿超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五代史 独立完成 熙宁 编修 助手 历史真实 司马光 范祖禹 史学界
-
描述:北宋著名史学家范祖禹(公元1041-1098),作为《资治通鉴》编修的三大助手之一,对于《通鉴》的成书,作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但是史学界历来对此却评价不一,这是有失历史真实的。一、关于《通鉴》编修诸助手的分工问题关于《通鉴》编修诸助手的分工问题,史载分歧,对于范祖禹所参与的部分,历来也莫衷一是。事实上,范祖禹独立完成了唐三百年丛目及唐长编六百卷,而且还协助司马光在唐长编及刘恕所作五代史长编基础上粗删、细删,而成定稿《唐纪》八十卷,《五代纪》三十
-
《资治通鉴》史论体系概说
-
作者:
陆振兴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资治通鉴》史论体系概说
-
河南光山县黄大山战国墓发掘简报
-
作者:
信阳地区文管会 光山县文管会 来源:考古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河南光山县黄大山战国墓发掘简报
-
光山县十里庙乡“胡迪秀烈士之墓”落成
-
作者:
王刚 来源:河南教育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光山县十里庙乡“胡迪秀烈士之墓”落成
-
河南光山县黄大山战国墓发掘简报
-
作者:
欧潭生 来源:考古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器 出土文物 底径 战国墓 灰陶 平底 口径 腹径 光山县 泥质
-
描述:1982年6月,河南光山县砖瓦厂在黄大山用推土机取土时,发现一批战国陶器,县文管会及时赶到现场分别收集了全部出土文物并电告地区文管会,经省文物局同意,地、县文管会对该墓地进行了清理并重点发掘了M2、M4、M12三座墓,并将其余十座墓的出土文物分墓进行了整理。现将情况简报如下。
-
大尖山云雾行
-
作者:
齐宪文 齐楠桦 来源:河南林业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汽车 南部山区 人工杉木林 七十年 高山 光山县 大海 绿山 流水 战士
-
描述:我爱高山,我爱流水,我更爱绿郁郁的杉木林。七十年代,光山县人民在县中南部“五山、十岭”营造了二十万亩人工杉木林。这些杉木林象大海一样浩瀚,象战士列队一样整齐。每逢到光山南部山区,我总要爬上崇山峻岭和梯地似的绿山,去看看茁壮成长的人工杉木林。
-
不应表彰超越农民经济承受能力的政绩
-
作者:
周卜熊 来源:领导科学杂志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经济承受能力 超越自我 强本固基 政绩 领导干部 实事 富裕农民 调查分析 贫困区 光山县
-
描述:我在光山县几年的工作实践中,发现有一种不好的现象,就是将“政绩”与“实事”等同起来,由此导致一些部门和干部不顾农民经济承受能力,相互攀比,看谁能通过集资,去办更多的好事,以显其能。我认为,作为老区、贫困区的光山县,面对底子薄、起点低这个现实,工作的立足点、着眼点应当是强本固基,准备后劲,壮大经济,富裕农民。但是一些干部不愿意作一番周密、全面、艰苦的调查分析,把农民的富裕程度估计过高,动辄集资派款,大办“好事”、“实事”,或者搞什么“升级”、“达标”,以显示个人的“才干”,并冠以任期“政绩”。这样做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