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毛泽东爱读《资治通鉴》
-
作者:暂无 来源:党史博采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资治通鉴》系北宋大学者司马光及其助手,参考正史、野史300余种,呕心沥血,研末钩沉,历时19个春秋而完成的一部编年体的煌煌巨著。全书上起东周威烈王,下迄五代后周世宗,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蕴含了15个朝代的兴衰荣
-
胡注《资治通鉴》断句疑误
-
作者:
李枫丹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陈纪七 胡三省
-
描述:《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三“陈纪七宣帝太建十一年”中记载:“周主从容问译曰我脚杖痕谁所为也对曰事由乌丸轨宇文孝伯因言轨捋须事。”中华书局1976年版对于此句的断句与胡三省关于此句的注解并不一致。根据史料判断,胡三省的注解欠妥,中华书局版的断句应该是正确的。
-
《资治通鉴》中的礼治与德治思想
-
作者:
丁万明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礼治 德治 《资治通鉴》
-
描述:礼治和德治思想是贯穿《资治通鉴》中的重要思想,在《资治通鉴》中,礼治思想是意识形态的最高准则,德治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执政纲领。立政以礼是封建君主制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为政以德则是贯彻基本原则的思想路线,而教化是礼治和德治的具体实践。历史证明,礼治和德治思想是有生命力的。
-
如果销毁《资治通鉴》
-
作者:
思晨 来源:青春男女生(妙语)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生命 销毁 司马迁 史记 撰写 皇帝 司马光 人格魅力 中国史学
-
描述:中国人称《史记》与《资治通鉴》为史学双壁,此话可谓确论。司马迁以独特的才华和人格魅力使生命与《史记》共同获得了不朽,他为完成《史记》而忍受的磨难使后人对他充满了敬仰。然而《资治通鉴》所遭遇的磨难人们却知之不多。为这部书,司马光率人撰写了一十九年,并在很长
-
闽人与《资治通鉴》
-
作者:
方彦寿 来源:出版广场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福建省 编辑工作 出版工作 中国
-
描述:闽人与《资治通鉴》
-
资治通鉴
-
作者:暂无 来源:每周电脑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市场行为 高速增长 成功 旗舰 三级 新生代 代理 中国 谋略
-
描述:成功之处谋略作为中国PC新生代的旗舰,每年300%的超高速增长使同创引来众多惊诧、垂涎和窃窃私语,然而成功就是成功。1991年11月,AST的三级代理可
-
《资治通鉴》简论
-
作者:
苏仲翔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史记》 《四库全书总目》 《通鉴》 通鉴纪事本末 《资治通鉴》 连叙 司马光 《汉纪》 范祖禹 史学
-
描述:中国史家,习称前后两司马。司马迁网罗文献,继承家学,是非当世得失之林,批判地总结古史,写成《史记》一书,自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为历代正史创立了“纪传表志”的体例,成为中国第一部通史。一千年之后,司马光出,直承《左传》,效法《汉纪》,把起自战国、下讫五代的千三百六十二年(公元前403——公元959)间事,按年记载。总为《通鉴》一书,自说:“因丘明(左传作者)编年之体,仿荀悦(汉纪作者)简要之文”。编年而兼通史,消纳《十七史》于一编,比之司马迁又开拓了史学的新局面。所以两司马在史学方
-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
作者:暂无 来源:南京史志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
作者:
杨渭生 来源: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评价 实事求是 史学家 神宗 历史人物 政治思想 具体分析 司马光 王安石变法
-
描述:司马光是我国北宋时期刚直清正的政治家、杰出的史学家.他和他所主编的《资治通鉴》,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巨大的影响.然而,对其评价(尤其是对司马光这位历史人物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现在该是实事求是地历史地重新研究和评价司马光的时候了.(一)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闻喜县南旧夏县治)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其父司马池,官至兵部郎中、无章阁特制.他从小智勇超群,聪慧过人.《宋史》说,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即能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
毛泽东与《资治通鉴》
-
作者:
蓝天 来源:福建党史月刊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五十年代 指导思想 经验教训 古籍出版社 吴晗 《资治通鉴》 历史事件 立场观点 批判地 封建统治阶级
-
描述:《资治通鉴》是毛泽东酷爱读的史书之一。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