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略论司马光的“诚”德及其当代意义
-
作者:
王晶冰 闫凌波 朱颖原 来源: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诚信 做人做官 司马光
-
描述:司马光被誉为“有宋一代之完人”,其“诚”德彪炳史册。文章主要从做人之“诚”与为官之“诚”两个方面,解读司马光之“诚”德,它对当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有诸多启示。现代人要牢固树立诚信是人生金律的意识、真才实学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石意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提高生活的幸福感。
-
司马光《书仪》的撰作及现代启示
-
作者:
潘斌 来源:唐都学刊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礼仪文明 司马光 《书仪》
-
描述:《书仪》是北宋司马光所撰的一部士庶通礼,该书是司马光对北宋礼乐不兴的社会现状所作之反思,意在满足北宋家族伦理建设之需要。司马光对前代的礼书颇为重视,特别是对于集唐代礼制之大成的《开元礼》多有评论。司马光还充分照顾到了北宋的风俗,当风俗合于人情、有益教化时,司马光则从之;当风俗不合人情、无益教化时,司马光则弃之。《书仪》对宋元明清时期士庶通礼之编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所具有的变通精神对于今天礼仪文明的重建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
司马光:如何才是一位好家长——沪教版课文司马光《训俭示康》的启示
-
作者:
毕伟玉 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家庭教育 训俭示康 言行举止 司马氏 见其 一沐三捉发 家范 司马温 司马康 周公
-
描述:《宋史·司马康传》中这样记载司马康,“途之人见其容止,虽不识皆知为司马氏之子也”。司马康是司马光的儿子,虽不为人所熟识,但从其言行举止中就可判断是司马家的孩子,可见司马光家庭教育的成功。司马光除去我们熟知的保守政治家和史学家的著名身份外,其实还是一位好家长,一个好爸爸。作为封建时代的官员士大夫,司马光特别重视家庭教育,在家训方面著
-
司马光儒门史学实践的内在冲突——兼论程颐、朱熹与司马光史观之差异
-
作者:
孙颖涛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宋代史学 程朱理学 司马光 儒门史学
-
描述:司马光既有明显的史家自觉,又将史学限定在儒学门庭之内,以求道作为治史的最高目标,并且高度认同史学的鉴戒价值,以史学实践自觉承担“经之常道落实在具体历史中帝王之一心”的任务。但其儒门史学蕴含的求道、求治、求真三重价值目标,造成了史学实践中的内在冲突,即求道与求治的冲突、求道与求真的冲突。前者引起历史人物评价上与程颐(也包括朱熹)的分歧,后者引起历史编纂上与朱熹的分歧。从程颐、朱熹与司马光的分歧,不仅可以加深对儒门史学内在冲突的认识,而且可以了解宋代理学与史学的学术互动情状。
-
司马光:如何才是一位好家长——沪教版课文司马光《训俭示康》的启示
-
作者:
毕伟玉 来源: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家庭教育 训俭示康 言行举止 司马氏 见其 一沐三捉发 家范 司马温 司马康 周公
-
描述:《宋史·司马康传》中这样记载司马康,“途之人见其容止,虽不识皆知为司马氏之子也”。司马康是司马光的儿子,虽不为人所熟识,但从其言行举止中就可判断是司马家的孩子,可见司马光家庭教育的成功。司马光除去我们熟知的保守政治家和史学家的著名身份外,其实还是一位好家长,一个好爸爸。
-
司马光:《家范》比《资治通鉴》更重要
-
作者:
刘绪义 来源:中国人大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女子无才便是德 《宋史》 个中原因 家范 风教 《资治通鉴》 妇人孺子 家礼 大宋 不知道
-
描述:司马光一生著述颇丰,收入《四库全书》的就有16种457卷。但多数人不知道,影响力大的除《资治通鉴》外,还有《家范》。世人大多知道《资治通鉴》,可知道《家范》的人就不多了。个中原因或许与人们热衷于政治而忽视了家庭这样一个大的社会背景是一致的。然而,司马光却认为,《家范》比《资治通鉴》更重要。《家范》是一部什么书?司马光为什么看重自己的《家范》胜过《资治通鉴》呢?顾名思义,“范”,就是轨范、风教。作为北宋著
-
宰相司马光:清贫自守,典地葬妻
-
作者:
栾传大 来源:现代阅读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宰相 闻喜县 史学家 墓碑 司马光 清贫 山西省
-
描述:公元1086年9月,在山西省闻喜县南涑水乡竖起了一块高大的墓碑,上面刻着“忠清粹德”四个大字,墓碑后面长眠着的是当朝宰相、大史学家司马光。司马光为官近40年,大部分时间是在中央任职,官职不低,俸禄也不少,本可以拥有万贯家财,富甲天下,但他一生戒奢戒侈,清俭廉洁,他的美德被人们万古传送。
-
古文教学也要关注表达-《司马光救友》片段设计
-
作者:
向惠 来源: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言文 设计 《宋史》 小学阶段 教学背景 故事 司马光 古文教学
-
描述:教学背景: 《司马光救友》一文讲述了司马光沉着冷静砸缸救人的故事,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最早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被记录在我国元代的一本历史书--《宋史》里面,是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
-
山西夏县司马光:《训俭》醒一人 《家范》正万家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伦理关系 训俭示康 家范 山西夏县 《资治通鉴》 司马康 涑水
-
描述:司马光(1019—1086),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一生著述颇丰,除《资治通鉴》等著作外,还育《训俭示康》和《温公家范》两册家规。《训俭示康》共千余字,是司马光特意为儿子司马康撰写的家训。全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通过历史上正反两面的典型事例对比,阐明“俭能立名、奢必自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深刻道理,对儿子进行耐心细致、深入浅出的教诲。《温公家范》全书10卷共19篇,洋洋数万言,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伦理关系、治家方法、身心修养和为
-
白体接受视域下邵雍与司马光诗歌比较论析
-
作者:
庞明启 来源:湖北社会科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白体 邵雍 司马光 接受
-
描述:在宋诗对唐诗的继承中,白体诗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以语言的通俗、流畅,内容的闲适、快乐为宋人所接受。白居易晚年定居和集中创作闲适诗的洛阳,成为北宋白体接受的重镇。邵雍与司马光长期居洛,所作大量诗歌反映了安闲逸乐的主题、知足保和的心态,语言浅白易懂,具有明显的白体倾向。同时他们的诗歌形式变化多端,也是受到了白体求新求变精神的影响。然而,在白体接受上,邵雍更为彻底,司马光则有一定限度,一是因为邵雍居洛更久,心情更为闲适,在白体接受上能够一以贯之,司马光诗风多变,加上政治包袱沉重,故而在白体接受上有所局限。二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