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 (3)
按栏目分组
司马光文献 (3)
按年份分组
2006 (1)
2002 (2)
按来源分组
中国绿色时报 (2)
中国房地产报 (1)
相关搜索词
司马光祠和禹王城(上)
作者: 志钢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改革派  《通鉴》  政治斗争  保守派  临朝听政  王安石  佛本生故事  司马光  王城  北宋王朝 
描述:$T晋南纪行之三$E$$ 从普津渡回运城,匆匆吃完晚 饭,跟小张约好明天坐她们单位的 车去夏县参观司马光祠和禹王城、 西阴文化遗址。第二天一早,和小 张一起乘车前往夏县。出运城市不 远,见到一座顶部裂开的古塔,一 问小张,说是古安邑塔(太平兴国 寺塔)。想起《史记》、《水经注》等书 中都提到这座安邑
全文:附近村里移来保存的经 幢,它的样子很怪,上小下大,约3 米高,1米宽,扁长无字,两面都刻 着小小的人物,形象简洁质朴,从 上到下一组组隔开,全然不像中原 或藏式的风格。仔细一看,原来是 佛本生故事
司马光祠和禹王城(下)
作者: 志钢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冬小麦田  夯土台基  西阴村  河东郡  司马光  王台  王城  鸣条  坎坷不平  古城遗址 
描述:$T晋南纪行之四$E$$ 参观完展览,我们又随老 程去司马光陵墓区。在老程的 指点下,我来到杂草丛生、没 有任何碑刻标记的司马光陵 墓前,默默悼念着这位近千年 来争议不断的伟大而复杂的 人物,他的遗骸就在离我不远 的黄土下躺着。$$ 老程又带我们去参观禅 院。我感到很纳闷,因为一般家 庙祠堂中是不会
全文:

$T晋南纪行之四$E$$ 参观完展览,我们又随老 程去司马光陵墓区。在老程的 指点下,我来到杂草丛生、没 有任何碑刻标记的司马光陵 墓前,默默悼念着这位近千年 来争议不断的伟大而复杂的 人物,他的遗骸就在离我不远 的黄土下躺着。$$ 老程又带我们去参观禅 院。我感到很纳闷,因为一般家 庙祠堂中是不会建佛教禅院 的。老程解释说,这是因为当年 司马家族的子弟们都外出做官 去了,祠堂竟无本家子弟看管, 只得修了禅院,请佛祖、菩萨、 金刚、罗汉们来护佑。我很怀疑 这种说法,觉得还不如说是请 和尚住下,协助管理祠堂事务 更确切。不过,经他这么一说, 我倒猛然想起一件事,忙问他: “前两年,电视、报纸都报道过 的那件轰动全国的罗汉头盗窃 案是不是在这儿发生的?”这时 我们已经走到禅房门口。老程 指着门房一处打了块木板的木 格窗框说:“没错,就是这儿,你看,罪犯就是从 这里破窗而入的。”他打开锁着的禅房门,我抬 头一看,不由暗叹北宋年间塑造的佛像的精美。 位居其中的释迦牟尼睁着双眼直视前方,两边 的燃灯古佛和弥勒佛则微垂双目。这三尊佛像 与其他后来塑的佛像最大的不同是其嘴唇上都 有小小的胡须,很像印度原始健陀罗佛教艺术 早期雕塑的样子,极为难得。还有一处不同的是 作为护法神的金刚不是在屋外,而是站在佛的 两侧前面,其中一尊已没有了,剩下的一尊虽断 臂缺腿,仍形态威猛,唐风犹存。$$ 告别了老程,我们又返回夏县去找禹王城。 夏县也就是北安邑,因是夏禹建都立国之地,在 北魏时被改名为夏县至今,也是书圣王羲之的 老师卫夫人的故乡。看着公路西北方的鸣条岗, 我想起在夏县和鸣条岗之间的这片麦苗青青的 田野上曾经爆发过一场商汤伐桀的大规模战 争──鸣条之战。当时商汤采用大迁回的战术, 绕开夏军正面防线,从潼关偷渡黄河,突然出现 在夏都安邑侧翼,迫使夏桀打乱原来的军事部 署,调动部队仓促应战。双方在鸣条之野展开激 战,最后夏桀军全线崩溃,退出安邑,向山东、安 徽逃亡。商汤乘胜追击,灭夏建商。$$ 早就听说在夏县禹王乡有3座古城遗址,大 城就是战国初期魏国的首都,中城是秦汉时期 的河东郡治所,小城建于东周,也可能是大城内 的魏国宫城,据说小城中有个明显标志──禹 王台。一进夏县城,我就看到有以禹王乡为名的 商店,和小张一起打听禹王城在哪儿,不料问了 好几位老乡都说不知道。我很失望,但又不死 心,又去问两位老大爷附近有没有像大土堆那 样的东西。其中一位老人恍然大悟地说:“你是 打听禹庙疙瘩吧?有,有,你看,”他指指不远处 田间高高隆起的一个大土台子说,“就是那个。” 其他围拢来的老乡说:“你要问禹庙疙瘩,那谁 都知道。”我们高兴地谢过老人,驱车沿着田间 坎坷不平的土路向“禹庙疙瘩”驶去。在距它还 有200多米的地方有座小工厂,车过不去了,我 们下车向它走去时,才发觉这座小工厂是个造 纸厂,场地上堆放着做原料的稻草堆,污黄的废 水从地沟流出厂房,向禹王台方向的麦田间流 去。这是一个近四方形的夯土台基,约七八米 高,每边十几米长,墙面上有些被人挖出后又废 弃的窑洞,也没有当地政府的文物标志,十分荒 凉,但我认为应该就是小城中的禹王台。我们围 着土台走了一圈,发现一条上去的通道,就沿着 它走上台顶。上面长满了已成金黄色的细细的 龙须草,中间有座不大的禹王庙,是附近乡民于 1990年集资修建的,一组三间,正中是大禹像,两 边是他那位在家中当“留守女士”的妻子和黄河 龙王,还有些介绍大禹传说、事迹的图片。站在 禹王台上放眼四眺,周围全是如茵的冬小麦田, 不由得遥想大禹曾在这里率领民众治理汾河、 黄河时的情景,夏启曾从这里发兵攻灭有扈氏、 平定武观叛乱;商汤曾在此与夏桀决战;商鞅率 领的秦国大军曾把这几包围得水泄不通……$$ 下了禹王台,我还想去看闻名已久的夏县 东下冯古文化 遗址,那儿出 土过许多4000 年前的夏代二 里头文化遗 物。还有夏县 西阴村,那里 有教民养蚕织 丝的黄帝妃子 嫘祖纪念馆和 5000年前的蚕 茧壳化石,可 是小张说已经 来不及了,只 得带着遗憾返 回运城。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