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 (2)
报纸 (1)
按栏目分组
司马光文献 (3)
按年份分组
2015 (1)
2007 (1)
1985 (1)
按来源分组
社会科学辑刊 (1)
公民与法治 (1)
检察日报 (1)
相关搜索词
干部任用听谁的
作者: 蔡建  来源:检察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遏制腐败  借鉴意义  封建社会  人事部门  魏文侯  战国时期  重要方面  广大群众  干部任用  司马光 
描述: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首先解决好正确选拔和使用干部的问题。无论是封建社会还是今天,在用人方面,我们都是讲知人善任的——“知人”是“善任”的前提。$$用什么样的官,怎样使用,先贤
全文: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首先解决好正确选拔和使用干部的问题。无论是封建社会还是今天,在用人方面,我们都是讲知人善任的——“知人”是“善任”的前提。$$用什么样的官,怎样使用,先贤
《资治通鉴》中的武则天(下)
作者: 关玉生  来源:公民与法治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统治者  封建社会  个性  皇帝  《资治通鉴》  武则天  理性色彩  朝政 
描述:我们研读历史上的武则天,恐怕会悟出这么一个道理,即在中国的封建社会,皇权具有浓厚的非理性色彩。一个性格强悍的统治者可以让整个国家轻而易举的屈服于自己的个性之下。有绝对的权力,才会有绝对的为所欲为
《资治通鉴》的社会作用
作者: 高振铎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封建社会  编纂方法  史记  纪传体  社会作用  司马光  历史事件  编年体  史学 
描述:的,但《通鉴》成书后对中国末期封建社会,对历史学习与封建史学的影响,即对《通鉴》的社会作用研究的却很不够.弄清《通鉴》九百年来的社会作用问题,有助于理解它在史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