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 (5)
按栏目分组
司马光文献 (5)
按年份分组
2016 (2)
2008 (1)
2005 (1)
1992 (1)
按来源分组
学术研究 (1)
青春男女生(妙语) (1)
咬文嚼字 (1)
家庭教育(中小学版) (1)
作文成功之路(上) (1)
相关搜索词
阅读《资治通鉴》的策略
作者: 刘立峰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上)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通鉴》  周威烈王  通鉴  《资治通鉴》  历史时期  特定人物  历史事件  历史观念  古代法律  中国史学 
描述:说到读《资治通鉴》就不由得想起网上的一篇文章,作者说他的一位老师曾经把《道德经》《孙子兵法》《论语》这类书比做教材中的公式概念,把《资治通鉴》比作试题,只有通过不断做题才能真正理解公式概念的内涵。这个比喻可谓新奇之至。我想,假如没有对中华文化的深切了解,是不可能想到如此恰切的比喻的。对于《资治通鉴》在中国史学、文学、政治学甚至哲学史上的地位论述不可谓不多,自然不用我在此赘言,当然也不是这一篇小文章所能够涵盖的,我这里想谈的是如何教给中学生
快快和妈妈读《资治通鉴》
作者: 郑春霞  来源:家庭教育(中小学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统治者  《史记》  史学家  编年体通史  《资治通鉴》  妈妈  司马光  中国史学 
描述:《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及他的助手历时十九年编纂而成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一千多年的史实。这部书里面,有许多经验教训可以供统治者鉴借。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就是说能够用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当朝的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和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两人也被称为“史学两司马”。
《资治通鉴》书名的由来
作者: 刘和平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华书局  中国通史  《资治通鉴》  著名学者  司马光  书名  中国史学  历史学 
描述:《资治通鉴》是一部史学巨著,总计300多万字,取材广博,组织严谨,如出一人之手。陈支平先生《历史学的困惑》(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页、第118页分别有这么两句话:宋代著名学者司马光在撰写编年体中国史学巨著时,把他的这部著作起名为‘资治
如果销毁《资治通鉴》
作者: 思晨  来源:青春男女生(妙语)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生命  销毁  司马迁  史记  撰写  皇帝  司马光  人格魅力  中国史学 
描述:中国人称《史记》与《资治通鉴》为史学双壁,此话可谓确论。司马迁以独特的才华和人格魅力使生命与《史记》共同获得了不朽,他为完成《史记》而忍受的磨难使后人对他充满了敬仰。然而《资治通鉴》所遭遇的磨难人们却知之不多。为这部书,司马光率人撰写了一十九年,并在很长
《资治通鉴》初议
作者: 庄昭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治国安邦  史学家  封建统治者  发展史  司马光  光山县  中国史学  治乱兴衰  世界史 
描述:司马光是我国11世纪一位伟大的史学家,也是在政治上颇有影响的人物。他给后人留下的宏篇巨制《资治通鉴》一书,不仅是中国史学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而且在世界史学发展史上,也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这样一部史书,很值得我们研究。司马光(1019~1086年),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生于光山县(今河南光山县),故名光。司马光自幼聪颖老成,勤奋好学,尤其酷爱史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