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资治通鉴》的赏罚原则
-
作者:
陈甲标 来源:党的生活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赏罚原则 皇位争夺 政治家 李世民 政治行为 惩恶扬善 曹操 《资治通鉴》 汉文帝 公正性原则
-
描述:《资治通鉴》通过叙事纪言、论理,多方面地说明了赏罚是治国极其重要的政治行为,是维护和实施国家纲纪的手段.那么怎样正确地实行赏罚呢?《资治通鉴》展示了如下原则.l、严肃性原则.历史上有为的政治家都极其严肃地行赏罚.惰文帝扬坚,自己的生活过得很俭朴,史载他:“虽啬于财,至于赏赐有功,即无所爱.”赏罚的严肃还表现在不妄赏和不妄罚上.曹操“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丝毫不与”,这就是一例.
-
毛泽东读过十七遍《资治通鉴》
-
作者:
成国银 来源:党史博采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史记》 五代十国 中国史 政见不同 中国历史 王安石 《资治通鉴》 司马光 编年史 毛泽东同志
-
描述:《资治通鉴》是北宋大学者司马光与助手历19年之久撰写的编年史巨著。全书上起东周,下迄五代十国,贯穿1362年历史,蕴含15个朝代的兴衰荣辱,总计294卷,是中国史学史上继《史记》之后的又一创举。 《资治通鉴》曾是毛泽东同志十分喜爱并多次向人们推荐的一部史著,一生曾圈点、阅读17遍。早在1912年,19岁的毛泽东就开始阅读这部书,并由此开始奠定了了解中国历史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对历史古籍的阅读、整理、出版极为关注。1954年,第一次全国
-
读《资治通鉴疑年录》
-
作者:暂无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通鉴》 干支纪日 汉书·五行志 学术发展 学术精神 考据学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元纪》 侯外庐
-
描述:读《资治通鉴疑年录》王子今《资治通鉴》是我国编年史中时代跨度最大的一部巨著,久已被公认为不朽之作。《资治通鉴》问世之后,历代学者或注、或补、或续、或校,世代相继,形成了一门“通鉴学”。近一千年来,研究者除了肯定、赞扬、学习、继承《资治通鉴》这部书的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