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周六到??书院听讲《资治通鉴》
-
作者:暂无 来源:厦门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通讯员张松洁记者陈冬)《资治通鉴》,一部历史盛衰总结的奇书。这部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乃至普通百姓争读不止的奇书,究竟蕴含着何种智慧?对现今社会又有何意义?6月5日晚7:30―9:30,??书院“名家讲座”将为您揭开其中的奥妙。讲座主讲人是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怀
-
听《资治通鉴》学沟通艺术
-
作者:暂无 来源:长春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孙红际)《资治通鉴》是一本史家经典巨著,千百年来,成为研读中国历史的必读之书。在世界读书日到来的大背景中,由省社科联、省孔子学会、长春市孔子研究会、长春文庙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国学大讲堂将于本周六9点30分在长春文庙文昌阁报告厅继续开讲,仍由长春市国风传统文化教育培训中心讲师刘立彊主讲《资治
-
《资治通鉴》里的人生智慧
-
作者:
卞雨洁 孙鲁星 来源:大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卞雨洁孙鲁星整理《这样读》力求复原历史现场,解读权术、权谋和权力。翻开《资治通鉴》,除了阴谋,就是杀伐,怎样排除异己,怎样消灭敌人,用鲜血写成的经验教训历历在目。本书用今人的视角、生活体验及现实发生的事例,重新解读《资治通鉴》,教你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掌握人生最简易的方法。下文是几个章节的节选。防范山
-
感悟《资治通鉴》谢罪载史册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湖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卞雨洁孙鲁星整理《这样读》力求复原历史现场,解读权术、权谋和权力。翻开《资治通鉴》,除了阴谋,就是杀伐,怎样排除异己,怎样消灭敌人,用鲜血写成的经验教训历历在目。本书用今人的视角、生活体验及现实发生的事例,重新解读《资治通鉴》,教你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掌握人生最简易的方法。下文是几个章节的节选。防范山
-
听《资治通鉴》对比内部管理
-
作者:暂无 来源:长春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记者徐微“《资治通鉴》蕴藏着许多管理者的大智慧,对于我们这些现代企业家来说是取之不尽的财富。”昨日,长春文庙请来名师,首讲宏篇巨著《资治通鉴》。记者通过调查得知,在这300多名听众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我市的企业管理精英,他们低调取经,只为从《资治通鉴》中参悟管理大哲学。管理之道先洁身自好“我现在
-
理科生翻烂《资治通鉴》
-
作者:暂无 来源:长江商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现在网消息在同学眼中,王云飞聪明幽默,老师称他是“开心果”“古文奇才”叫王云飞,是江苏省如皋中学高三(12)班的学生。他是理科考生,但喜欢古文,把《资治通鉴》都翻烂了,但也喜欢玄幻小说和双截棍。写完作文觉得心里没底王云飞高考成绩挺不错,总分384分,高出一本线29分。为什么考场上要写文言作文,还用了
-
感悟《资治通鉴》郭隗荐自己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湖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现在网消息在同学眼中,王云飞聪明幽默,老师称他是“开心果”“古文奇才”叫王云飞,是江苏省如皋中学高三(12)班的学生。他是理科考生,但喜欢古文,把《资治通鉴》都翻烂了,但也喜欢玄幻小说和双截棍。写完作文觉得心里没底王云飞高考成绩挺不错,总分384分,高出一本线29分。为什么考场上要写文言作文,还用了
-
87岁老翁续写《资治通鉴》
-
作者:暂无 来源:南阳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虽惊夕照霞临近,但喜桑榆志未休。”在河南省汝州市有一位87岁的老人叫姚金鼎,他历时12年荏苒光阴,著成68.4万字的《续资治通鉴》(明、清)。近日,该书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姚金鼎出生于1923年10月。生于乱世的他自幼读儒书,喜读《资治通鉴》、《吕氏春秋》等历史典籍。参加教育工作后,更是对史学喜
-
姚金鼎 八旬续写《资治通鉴》
-
作者:暂无 来源:河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1923年生于汝州市寄料镇小寨村的姚金鼎,少年好学,课余浏览《资治通鉴》、《吕氏春秋》等历史典籍,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离休后,他在研读《资治通鉴》过程中,萌发了写通史的念头。十年磨一剑。1998年,姚金鼎动笔写史,2008年底完成书稿。10年间,他共写明史6部,清史9部。日前,共68.4万字的《续
-
韩寒不必和李敖谈《资治通鉴》
-
作者:暂无 来源:半岛晨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人物背景]李戡,1992年8月3日生,台湾作家李敖与妻子王小屯之子。今年以优异成绩被北大经济学院录取,后弃台湾大学而择北大,成为公众人物。7月底出版处女作《李戡戡乱记》,痛批台湾历史教科书。自己单方面搭了一个台子,然后把韩寒的言论放在这个台子上来检视,说它们怎样肤浅、怎样偏颇,而韩寒根本就未曾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