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陈木香《资治通鉴(书法卷)》面市
-
作者:暂无 来源:收藏快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日前,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创世之作陈木香《资治通鉴(书法卷)》颁发证书仪式在国家图书馆举行,中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为陈木香颁发了《资治通鉴(书法卷)》收藏证书。《资治通鉴(书法卷)》的面世,将有助于广大书法爱好者对书法艺术继承与创新问题上的深入思考,同时阅读此书可于精神享受中深悟历史真谛,给人
-
士为知己者死——《资治通鉴》的开篇主题
-
作者:暂无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资治通鉴》属于“硬书”之类,中华书局新版(2011版)便有20卷之巨,读完甚为不易,读罢能够读出头绪来,则更非易事。这套书的第一卷,讲的是自战国到汉初,即周威烈王到汉惠帝,亦即公元前403年到公元前189年间的事。这第一卷的主题,若用一句话来概括便是:士为知己者死。“士”是什么?士是战国时代的社会
-
政法干部用文言文给《资治通鉴》写续
-
作者:暂无 来源:浙江法制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记者曹志男“十年辛苦,一朝成书。他以极大的勇气,做了当代专业史学家不想做、不敢做、不愿做的事。”去年6月,中山大学一名老师在观看全卷《资治通鉴续纪》(以下简称《续纪》)后,在豆瓣读书网上的书评中这样写道。《资治通鉴续纪》,2013年3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今年1月,出版社再次整理修订后二次出版
-
宁海发现《资治通鉴》中记载的黄罕岭
-
作者:暂无 来源:今日宁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今年中秋节的第一天,宁海徐霞客旅游俱乐部组织11位驴友驴走徐霞客曾二次游历过的王爱山,惊喜地发现《资治通鉴》中记载的宁海的黄罕岭。这条古道位于岔路镇西山下村到王爱山东山头村之间,从西山下村后山脚开始登上山脊,蜿蜒曲折通到东山头村,共长5里许。古道都用50公分长、20公分宽左右的岩石砌成。古道两边树木
-
资治通鉴经典受禅让萧衍建梁朝
-
作者:暂无 来源:吉林工人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南齐大司马萧衍拥立和帝萧宝融,讨伐东昏侯萧宝卷,平定天下,立下赫赫大功。萧衍占领建康后,迎接宣德太后进宫,让她临朝听政,代行皇帝权力。萧衍与黄门侍郎范云、南清河太守沈约,当年曾一起在竟陵王西官邸共事,关系非常亲密。当上大司马后,萧衍就让范云担任自己的谘议参军、领录事,沈约担任骠骑司马,让他们参与各项
-
《资治通鉴》与中国管理者的管理难题
-
作者:暂无 来源:企业家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段俊平谈到管理,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国外诸如泰勒及德鲁克等一些西方管理的大师和先驱,有谁能对中国的古代管理学娓娓道来呢?其实作为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古国,从五千年前有了部落群体时,人类的管理学就诞生了,上至人文始祖伏羲,下到孔子推崇的尧舜禹,无不是管理大师,孔子的为政以德及老子《道德经》的无为而治的
-
进京后第一任务:总校《资治通鉴》
-
作者:暂无 来源:江南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1954年9月,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毛泽东向吴晗说起标点《资治通鉴》事,要范文澜组织专家在一两年内整理出版。标点《资治通鉴》工作委员会,以范文澜、吴晗、黄松龄、董纯才、翦伯赞、侯外庐、向达、顾颉刚、尹达、黎澍、刘大年、金灿然、王崇武为委员,以范文澜、吴晗为召集人。在标点《资治通鉴》小组中,范
-
《百家讲坛》姜鹏 周日品读《资治通鉴》
-
作者:暂无 来源:扬州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桂国)记者昨获悉,本周日下午姜鹏将登上“扬图讲堂”,品读《资治通鉴》。姜鹏,200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获博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现为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思想文化史、中国史学史、《资治通鉴》研究。自2012年以来,连续三年在央视《百家讲坛》先后主讲汉武帝、汉献帝和《资
-
为信义而战——有感于《资治通鉴·周记》
-
作者:
甘灵 来源:西南交大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2400多年前,正处于春秋时期,智氏的领地为韩、赵、魏三家瓜分,赵襄子将智伯杀死后,将其头颅上漆,作为自己的饮酒器具。这一幕,只是中国古代乱世的一个缩影,但智伯家臣豫让的出场,却在这残忍、血腥的乱世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让信义、执着的刚毅光辉,始终在那段诸侯混战的冰冷历史中闪耀,至今读来还令人唏嘘不已
-
姜鹏:《资治通鉴》适合上班族去阅读
-
作者:暂无 来源:扬州时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王蓉文/图)昨天下午,有着“百家讲坛最年轻主讲人”美誉的上海复旦大学副教授姜鹏作客扬州图书馆《扬图讲堂》,与扬州市民一同品读《资治通鉴》。姜鹏并不是第一个登临《扬图讲堂》的复旦人,早在他之前,他的师兄钱文忠也曾来过讲堂,“钱文忠在复旦大学当老师时,我还是学生,并且上过他的课。”姜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