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司马光:由奢入俭难
-
作者:
张笑 来源:人民公安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张笑对我们多数人来说,司马光这个名字是和砸缸联系在一起的。此外我们所知道的就是他那部巨著《资治通鉴》。其实真正让司马光在历史上赢得巨大声望的还是他一生的磊落和廉洁。司马光做官几十年,仕宋四朝,还做过宰相,但只在洛阳有田三顷。司马光的老伴儿张氏伴随他46年,妻子死后,家里没钱办丧事,儿子司马康和亲戚主
-
诸暨公务员接过司马光的棒
-
作者:暂无 来源:钱江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当下,用外文写作的人很多,用文言文写作的几乎就是奇人了。诸暨就有这么一个奇人。他叫吴海京,36岁,是一名公务员。他按照北宋司马光编著的《资治通鉴》的体例,用十年时间补上了五代以后到清朝的历史,使中国自战国至清朝二千多年的历史前后贯通,合成一体。日前,这本用文言文写的《资治通鉴续纪》出版了。吴海
-
百年语文教科书中的“司马光砸缸”
-
作者:
姚颖 来源:中华读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当下,用外文写作的人很多,用文言文写作的几乎就是奇人了。诸暨就有这么一个奇人。他叫吴海京,36岁,是一名公务员。他按照北宋司马光编著的《资治通鉴》的体例,用十年时间补上了五代以后到清朝的历史,使中国自战国至清朝二千多年的历史前后贯通,合成一体。日前,这本用文言文写的《资治通鉴续纪》出版了。吴海
-
司马光砸缸上演厦门版
-
作者:暂无 来源:海西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A10]危险躲在1米多高、重达几吨的石盆里,小男孩却被卡住出不来了。幸而消防官兵及时赶到救了他。晨报讯(记者倪立婧通讯员廖小昆夏侯艳)以为躲在1米多高的石盆里,小伙伴肯定不会发现他的踪影。不曾
-
司马光被誉为“史上最佳新闻编辑”
-
作者:暂无 来源:宿迁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司马光画像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司马池之子。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
-
司马光请罪
-
作者:暂无 来源:浙江老年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封建社会里,如果进入仕途,捞它一官半职,还须有人举荐。举荐者或徇私情,或不辨贤愚,自然会使选贤任能失去了意义。北宋名相司马光鉴于举荐中种种弊端,便为之立法,并以身作则,也曾依法自律。有个叫孙准的,几次接触,颇得司马光赏识,他以其“行义而缺”而把孙准举荐给宫廷;孙准果被擢用。后来,孙准因自身品行,致使
-
司马光的“座右铭”
-
作者:
陈坚 来源:荆门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座右铭”,就是“书于座右以自警戒之词”(司马光语),它可以“明其操守,显其志趣”(苏轼语)。首创座右铭的,是东汉书法家崔瑗。据《文选崔瑗〈座右铭〉》吕延济题注:“瑗兄璋为人所杀,瑗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铭以自戒,尝置座右,故曰座右铭也。”后来,人们把各自喜欢的有告诫、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
-
遇到司马光
-
作者:暂无 来源:太原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小店区实验小学一年八班李心悦小记者证号:Y113303我睁开眼睛,发现自己正被一群人围着。他们穿着长袍马褂,还说着稀奇古怪的话。我大吃一惊,心想:“我怎么在这儿?这儿是什么地方?怎么和我们的世界不一样?”突然,有一个和我年纪差不多大的孩子问我来自哪里。只见他头发在头顶扎成一束,像女孩发型,听声音却不
-
司马光与刘安世
-
作者:暂无 来源:运城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文史拾零王东峰司马光是我国著名的历史人物,而刘安世呢,对大多数人来说比较陌生,他是司马光的学生。北宋有名的谏官王曾赞誉刘安世是“言官之模楷,辅弼之龟鉴,卿士大夫之药”。刘安世考中进士后,并没有急着去做官,而是跟随司马光学习。北宋邵伯温的《邵氏闻见录》辑录有二人的一则逸事:司马光官拜宰相后,推荐刘安
-
司马光教子
-
作者:暂无 来源:咸阳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司马光十分注意教育孩子力戒奢侈,谨身节用。他在《答刘蒙书》中说自己“视地而后敢行,顿足而后敢立。”为了完成《资治通鉴》这部历史巨著,他不但找来范祖禹、刘恕、刘敛当助手,还要自己的儿子司马康参加这项工作。当他看到儿子读书用指甲抓书页时,非常生气,认真地传授了他爱护书籍的经验与方法:读书前,先要把书桌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