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 (3)
按栏目分组
司马光文献 (3)
按年份分组
2014 (1)
2011 (1)
2005 (1)
按来源分组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
月读 (1)
中国典籍与文化 (1)
相关搜索词
《资治通鉴》胡三省注研究
作者: 林嵩 安平秋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通鉴》  胡三省  《资治通鉴音注》  史学家  《资治通鉴》  宋元之际  专题研究 
描述:宋元之际的史学家胡三省(1230-1302)所作的《资治通鉴音注》与《通鉴释文辩误》,是“《通鉴》学”与古典传注学方面的名著,世称“胡注”;本文是对“胡注”所作的专题研究。陈垣先生的《通鉴胡注表微》是公认的《通鉴》与“胡注”研究的里程碑式著作。由于产生在抗日战争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表微》对于胡三省的遗民思想与爱国情怀等内容有较多的阐发。受陈先生的影响,加之建国以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学界过分强调史学的思想教化与政治宣传功能,许多学者只是把胡三省视为一个“爱国史学家”进行评价;对于“胡注”的研究也多停留在“讲
自淑、诲人、知道而乐——“《资治通鉴》讲座”前言
作者: 张国刚  来源:月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隋唐五代  史源  胡三省  读通鉴论  史学著作  《资治通鉴》  宋元之际  编年体史书  治民  史著 
描述:《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史书的价值有二,一是作为史料,一是作为史著。作为历史材料,《资治通鉴》的隋唐五代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源、史料价值。作为史学著作,《资治通鉴》具有不可替代的阅读、鉴赏价值。宋元之际著名学者胡三省(1230—1302)曾为《通鉴》作注,他说:"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
《资治通鉴》胡注地名校正一则
作者: 祁剑青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读过程  胡三省  史学家  地名  宋元之际  武帝  曹魏  中华书局点校本  二十年 
描述:历代对于《资治通鉴》的注释,以宋元之际史学家胡三省注最为经典。然其流传已久,传抄刻印,难免致误。笔者在研读过程中发现一地名讹误之处。备注如下:中华书局点校本《资治通鉴》卷138《齐纪四》武帝永明十一年(493年)载:"壬寅,魏主至肆州,(胡注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