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在书写中“儒家化”的中国——“三家分晋”在《史记》与《资治通鉴》中的比较研究
-
作者:
王磊 来源: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史记》 叙事 三家分晋 儒家化 《资治通鉴》
-
描述:《史记》中,"三家分晋"是赵家功业之一,司马迁从成功者的角度撰写这一事件;而《资治通鉴》中,司马光及其官方写作团队对这一事件的描写和评判完全儒家意识形态化。他们重新界定了事件的历史地位,并删减了成功者赵家的史料,转而从失败者的智伯的角度叙事,把失败的原因归于智伯背离儒家标准——失德和"不仁"。通过《资治通鉴》这样的儒学主导的写作,中国的历史逐渐被"儒家化",在历史写作中宣扬儒家的价值观、秩序观与制度观。
-
司马光没错,错的是我们
-
作者:
姜鹏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政治观念 《三国志》 中国传统文化 深层涵义 汉代儒学 天人三策 稽古 三家分晋 《资治通鉴》 君臣关系
-
描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资治通鉴》是一部重要著作,极具代表性。它篇幅巨大,从战国三家分晋开始,到宋代建立之前的陈桥兵变,有1300多年历史,共294卷篇幅。对于这样一部经典著作,如果只关注它的表面文字,不探究文字背后的深层涵义,哪怕读得滚瓜烂熟,也不见得会了解这部书。
-
《资治通鉴》杂谈
-
作者:
刘洋 来源:华北电业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推荐书目 识人 天地之道 青史留名 三家分晋 太远 《资治通鉴》 滔滔江水 处世之道 王朝更迭
-
描述:推荐书目:《资治通鉴》第一册作者:司马光出版时间:2009年内容简介:本书记载了由三家分晋至曹魏末年近700年的历史,记录了百余年的王朝更迭,生动地刻画了帝王将相们的为政治国、待人处世之道,以及他们在历史漩涡中的生死悲欢。
-
《资治通鉴》中关于选人用人的论述
-
作者:
刘后滨 来源:先锋队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以德统才 五十年 用人问题 唐太宗 用人标准 三家分晋 司马光 选官 用人原则
-
描述:通观《资治通鉴》可以发现,司马光对选官用人问题给予了突出关注,并以"臣光曰"形式的议论,对中国古代的选官用人原则进行了高度的总结。这些原则是他站在治国理政高度上对用人之道的总结,是对历史的总结。"德者,才之帅也":只能以德统才,不可以才胜德《资治通鉴》是以三家分晋开篇的,司马光为了论述其关于用人标准的理论,在叙述三家分晋的事件之后,追述了五十年前三家灭智伯之事,并由此引发了一段长篇的关于才德关系的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