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资治通鉴》选读 霍光拥立汉宣帝
-
作者:
张国刚 来源:月读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乳养 病已 王夫人 丙吉 《资治通鉴》 郡邸狱 坐收 史良娣 孙生 涿郡
-
描述:初,卫太子纳鲁国史良娣1,生子进,号史皇孙。皇孙纳涿郡王夫人,生子病已,号皇曾孙。皇曾孙生数月,遭巫蛊事2,太子三男、一女及诸妻、妾皆遇害,独皇曾孙在,亦坐收系郡邸狱1。故廷尉监鲁国丙吉受诏治巫蛊狱
-
《资治通鉴》选读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
作者:
张国刚 来源:月读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西南夷 康居 大月氏 身毒 奄蔡 《资治通鉴》 伊稚斜 阖苏 导译 大宛
-
描述:初,匈奴降者言:"月氏故居敦煌、祁连间,为强国,匈奴冒顿1攻破之。老上单于杀月氏王2,以其头为饮器。馀众遁逃远去,怨匈奴,无与共击之。"上募能通使月氏者,汉中张骞以郎应募3,出陇西,径匈奴中;单于得
-
《资治通鉴》选读 平定吴楚七国之乱
-
作者:
张国刚 来源:月读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验问 汉高祖刘邦 孝文 吴楚七国之乱 胶西 《资治通鉴》 藩臣 博局 吴王 周亚夫
-
描述:初,孝文时,吴太子入见①,得侍皇太子饮、博②。吴太子博争道,不恭;皇太子引博局提吴太子,杀之。遣其丧归葬,至吴,吴王愠曰:"天下同宗,死长安即葬长安,何必来葬为!"复遣丧之长安葬。吴王由此稍失藩臣之礼,称疾不朝。京师知其以子故,系治、验问吴使者;吴王恐,始有反谋。后使人为秋请,文帝复问之,使者对曰:"王实不病;汉系治使者数辈,吴王恐,以故遂称病。夫"察见渊中鱼不祥"③,唯上弃前过,与之更始。"于是文帝乃赦吴
-
从《资治通鉴》看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概况
-
作者:
邢庆温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佛教传播 八年 发展概况 罗什 《资治通鉴》 孝明 编年体史书 遣使 王公贵人 兰若
-
描述: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关于佛教在中国传播与发展的记述,为我们认识、了解佛教提供了宝贵的史料。佛教初传《资治通鉴》首次出现关于佛教传播的记载是东汉孝明帝永平八年(公元65年):初,帝闻西域有神,其名日佛,因遣使之天竺求其道,得其书及沙门以来。其书大抵以虚无为宗,贵慈悲不杀;以为人死,精神不灭,随复受形;生时所行善恶,皆有报应,故所贵修炼精神,以至为佛。善为宏阔胜大之言以劝诱愚俗。精
-
《资治通鉴》中的管理智慧
-
作者:
黄先仁 来源:农经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管理技能 管理智慧 郭槐 历史史实 人而无信 《文集》 执行能力 《资治通鉴》 燕昭王 隋炀帝集
-
描述:解读《资治通鉴》,从中学习管理技能,尤其是在当今越来越严峻的经济环境和越来越激烈的商战中,对于企业的决策者和领导者来说是非常必要的。笔者认为,司马光编撰的是一部管理案例教材,而不仅仅是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司马光除了散布于书中"臣光日"的点评之外,更将他的观点融汇在了自己对于历史史实的选择之中。当然,有人可能说,现在已经不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时代,《资治通鉴》里所说的谋略已经不适合于当下,但笔者并不这样认为。
-
《资治通鉴》里的灵异事件
-
作者:暂无 来源:雪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叶成 三年 病已 眭弘 《资治通鉴》 不得其解 掖庭令 张安世 汉王朝 无嗣
-
描述:汉孝昭帝元风三年正月,汉王朝发生了两件灵异事件:一"泰山有大石自起立。"泰山是当时天子进行封禅、祭祀的地方,对于当时的汉王朝来说,很神秘,也很神圣。却发生了"大石自起立"这一灵异事件,让人不得其解,又惶恐不安。许多人可能都不太相信,"大石自立"是真的吗?如果是真,又预示了什么?二"上林有柳树,枯僵复起,虫食叶成文:公孙病已当立。"上林是汉皇家私家花
-
《纲鉴易知录》:《资治通鉴》的精华版和扩充版
-
作者:
钟岳文 来源:月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通鉴前编 编撰者 简明中国通史 战国时期 《资治通鉴》 吴乘权 清代学者 《古文观止》 续资治通鉴纲目 纲鉴易知录
-
描述:这部书为什么取名《纲鉴易知录》?《纲鉴易知录》是清代学者吴乘权与周之炯、周之灿三人合编的一部简明中国通史著作。由于吴乘权编过《古文观止》,名声很大,因此著者一般只提及他一个人。谈到这部书书名的来历,还要从宋代说起。北宋司马光穷毕生之力编了《资治通鉴》一书,这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著作,记事从战国时期到五代,共294卷。司马光编写这部书的目的,是"鉴前世之兴衰,考
-
《资治通鉴》与中国管理者的管理难题
-
作者:
段俊平 来源: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西方管理 山西票号 管理难题 全部记录 刚性管理 管理故事 人文始祖 鲁克 《资治通鉴》 尧舜禹
-
描述:谈到管理,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国外诸如泰勒及德鲁克等一些西方管理的大师和先驱,有谁能对中国的古代管理学娓娓道来呢?其实,作为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古国,从五千年前有了部落群体时,人类的管理学就诞生了,上至人文始祖伏羲,下到孔子推崇的尧舜禹,无不是管理大师。这些优秀的管理故事被北宋史学家和政治家司马光所著的《资治通鉴》几乎全部记录了下来,成为了一部中国历
-
“庸人”政治的起源:读《资治通鉴》之四
-
作者:
韩毓海 来源:南风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藩镇割据 唐末 智足 选拔人才 特权阶层 《资治通鉴》 尊王 乳狗 诗词歌赋 选拔机制
-
描述:司马光站在乡绅的立场上,他是希望国家与乡绅分权,即地方由乡绅按照乡规民约来治理,而国家官员们只要用诗词歌赋养养心,不要多事就好了。司马光生活的时代去五代之乱不远,唐末藩镇割据所造成的巨大灾难对他刺激尤深,所以《资治通鉴》从春秋"尊王抑诸侯"的议论开篇,这当然是很不错的。遭逢天下大乱之后,对于"稳定比动乱好、统一比分裂好"这番简单的道理,司马光是懂得的。但是,他却由此进一步得出一个结论,这就是国家选拔人才,如果找不到"圣人"、"君子",那么与其用能人,不如
-
借古鉴今,资于治道:常考名作·《资治通鉴》
-
作者:
仲六军 来源:满分阅读(高中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人物评价 名作 治道 编年体通史 《资治通鉴》 统治阶级 司马光 民族关系
-
描述:《资治通鉴》主编和主要执笔人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司马光劝君主为仁,做了具体的解说;对于君主的施政,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资治通鉴》是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全书294卷,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约300多万字。《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