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司马光好学
-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阅读与鉴赏(初中)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多矣。”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括号的词的含义。 (1)(患)记问不若人 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迨)能倍诵乃止 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众兄弟(既)成诵 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或)中夜不寝时
-
司马光你干吗砸缸
-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人生十六七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语文课本 学生 《司马光砸缸》 课堂实录 还原 课文 语文老师 亲身经历
-
描述:这是一位语文老师的亲身经历。《司马光砸缸》是语文课本里的一篇课文,不过面对生活在城市里的新时代小孩儿,这样一篇传统课文,却因学生们的提问,而让老师觉得郁闷了!不信,咱们就还原课堂实录吧。 第一个学生:“老师,什么是缸?” 晕!现在的初中生不知道什么是缸?老师只好在黑板上画了个缸的形状。告诉他:“缸是一种常见的家用容器。” 第二个学生:“哪买的缸?多少钱一个?” 想了一下,老师觉得这个问题不重要,于是决定放过这个问题,结果那个学生还问:“很重要的,老师,如果那个缸很贵,我总不会把我家最贵重的电脑砸了吧?”
-
司马光与政敌王安石惺惺相惜
-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新作文(金牌读写高中生适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政敌 交加 遇到 宋朝 人能 名声 江湖 司马光 王安石变法 人称
-
描述:司马光在整个大宋朝,只有一个人能和他匹敌,那就是名声诡谲、毁誉交加的王安石。这两个人都很幸运,他们在一生中遇到了真正配得上自己的敌人。司马光和王安石本来是兄弟,加上吕公著、韩维四个人,江湖上人称"嘉祐四友"。但司马光
-
司马光与政敌王安石惺惺相惜
-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新作文(金牌读写高中生适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司马光在整个大宋朝,只有一个人能和他匹敌,那就是名声诡谲、毁誉交加的王安石。这两个人都很幸运,他们在一生中遇到了真正配得上自己的敌人。 司马光和王安石本来是兄弟,加上吕公著、韩维四个人,江湖上人称“嘉祐四友”。但司马光一生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反对王安石变法。 北宋著名的大奸臣蔡京执掌开封府五天,就废掉了王安石的免役法。
-
《资治通鉴》选读杨坚辅政
-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月读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五月)己丑,以坚为扬州总管a,……将行,会坚暴有足疾,不 果行。 甲午夜,天元备法驾,幸天兴宫。b乙未,不豫而还c。小御正博陵刘昉d,素以狡谄得幸于天元,与御正中大夫颜之仪并见亲信e。天元召昉、之仪入卧内,欲属以后事,天元瘖f,不复能言。昉见静帝幼冲,以杨坚后父,有重名,遂与领内史郑译g、御饰大夫柳裘h、内史大夫杜陵韦謩、御正下士朝那皇甫绩谋引坚辅政a。
-
《资治通鉴》选读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月读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魏主以平城地寒a,六月雨雪,风沙常起,将迁都洛阳;恐群臣不从,乃议大举伐齐,欲以胁众。斋于明堂左个b,使太常卿王谌筮之,遇“革”,帝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c吉孰大焉!”群臣莫敢言。尚书任城王澄曰d:“陛下奕叶重光,帝有中土;今出师以征未服,而得汤、武革命之象,未为全吉也。”e帝厉声曰:“繇云:‘大人虎变’,何言不吉!”f澄曰:“陛下龙兴已久,何得今乃虎变!”帝作色曰:“社稷我之社稷,任城欲沮众邪!”澄曰:“社稷虽为陛下之有,臣为社稷之臣,安可知危而不言!”帝久之乃解,曰:“各言其志,夫亦何
-
苏武牧羊《资治通鉴·汉纪》
-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月读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苏武既徙北海上a,禀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b,卧起操持,节旄尽落c。武在汉,与李陵俱为侍中d;陵降匈奴,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足下兄弟二人,前皆坐事自杀;来时,太夫人已不幸;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馀年,存亡不可知。
-
忆王孙·阅完《资治通鉴》(第6卷后有感)
-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雾霾沉沉斗梅香, 红楼青灯雕碧梁。 芸窗暗暗箫声茫。
-
《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学苑创造(B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精彩选读】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祖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学习起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
-
《资治通鉴》:观照兴替之道的一面镜子
-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高一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初识经典《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全书共294卷,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内容涵盖了上下十六朝共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各朝各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民族关系。全书卷帙浩繁、洋洋大观,是我国第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一直备受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的追捧,对其作过批注、点评的名士鸿儒也不胜枚举。《资治通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