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司马光论汉武
-
作者:
宋志坚 来源:政协天地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汉武帝 班固 《资治通鉴》 司马光
-
描述:对于汉武帝的评价,在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班固曰"与"臣光曰"按先后编排在一起,二者之反差一目了然。班固对汉武帝的评价很高,说汉武开创的"洪业",使"后嗣"遵之"而有三代之风"。其不足之处,只是轻飘飘地带了一句,说是倘能"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那么,即使《诗经》《尚书》所称道的古代圣王也不过如此了。似乎与其"洪业"相比,不足只是白璧微瑕。司马光对汉武帝的评价,就很煞风景了。原被
-
司马光卖马
-
作者:
宋桢 来源:影响孩子一生的经典阅读(小学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北宋时期 史学家 司马光
-
描述:司马光是我国北宋时期的著名史学家。 一天,他吩咐管家,把自己曾经骑过的一匹高头大马牵到集市上卖掉。一位老者想买,但嫌价钱太贵。
-
司马光的“言路”
-
作者:
宋志坚 来源:学习之友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苏东坡 宋神宗 人性 司马光 社会政治生活
-
描述:对于言路闭塞,司马光有切肤之痛。宋神宗去世之时,“诏求直言”,高太后派人慰劳前来奔丧的司马光,并问“为政之当先”,司马光就说了四个字:“请开言路。”然而,司马光当权之后,是否就能闻过则喜呢?好像
-
浅论司马光的“三农”思想
-
作者:
宋冬霞 来源: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使民以时 宽农恤农 赈济 “三农” 各安其业 储积
-
描述:学术界对司马光的研究大多侧重于他的政治见解和史学成就,而其重视并关注"三农"问题的相关思想却少有提及,这难免使得对司马光的探讨失之片面和不完整。而他的文集《传家集》却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有关司马光"三农"思想的资料。借助这些资料,可以透视作为封建士大夫的司马光对"三农"论题的见解和卓识。
-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
作者:
宋万忠 来源:河东地方史志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
资治通鉴
-
作者:
宋衍申 来源:中小学教师培训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史料来源 宋真宗 编修 助手 司马光 范祖禹 王安石变法 编年体 进士出身
-
描述:作者《资治通鉴》是一部集体编修的史书。主编是司马光,助手有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光的儿子司马康。司马光,字君实,生于北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十月十八日,卒于哲宗元祐元年(1086)九月初一。他的祖籍是陕州
-
出入历史与现实:读《资治通鉴》有感
-
作者:
宋环地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司马光性本善
-
描述:《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耗时19年完成,在我国政治思想史、文学史上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作者在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些自己对通鉴的思考与感悟。
-
彩虹搭就光彩路 浓浓真情归故乡
-
作者:
宋彬 吴永阳 来源:中国统一战线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大代表 统一战线 统战部 生态旅游开发 化工企业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 光山县 向心力 信阳市 现代化
-
描述:幢幢高楼,条条生产线,一个总投资 4.86亿元人民币,年创利税近9000万元, 解决就业3800人的现代化化工企业—— 20万吨甲醇项目崛起在河南信阳光山县东城区;茶成片、林相连,投资3000多万元,带动8000农民脱贫致富的信阳市光山县净居寺生态旅游开发万亩茶园生机盎然。这是全国人大代表、河南蓝天集团董事局主席李万枝反哺家乡、回报桑梓的杰作。
-
“电业就是我们的家”
-
作者:
宋宏志 简捷 来源:农村电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慎重考虑 突出贡献 工作时间长 合同工 大地震 电业局 光山县 农电工作 农村电工 河南省
-
描述:1996年12月10日,对河南省光山县电业局和广大农村电工来说,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这一天,该局党委经请示县有关领导同意:把在光山农电战线上做出突出贡献的8名优秀农村电工转为全民合同工.这一举措,犹如春雷一声炸响,把光山大地震得沸沸扬扬.特别是广大农电工们,更是奔走相告.为此,笔者采访了有关人员.徐光焰局长说:这次我们局党委经过慎重考虑和反复研究,把部分优秀农电工转为全民合同工,我认为
-
历史名镇“白雀园”
-
作者:
翟姝雯 宋萧纹 来源:中州建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别山 历史 106国道 公里 光山县 商城县
-
描述:“白雀园”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位于大别山北麓,光山县东南,地处四县交界,东与商城县毗邻,南与新县相连,北与潢川县接壤,距四县县城均在40公里左右,106国道、339省道在镇境交汇,淮河一级支流--白露河由南向北纵贯全境。全镇南北长22公里,东西宽7.8公里,总面积128.2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