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资治通鉴》与人力资源管理——以司马光人才思想为透视点
作者:庞淑艳  学位年度:2014-01-01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关键词:资治通鉴 中国古代人才思想 司马光 
描述:随着人力资源管理在实践中的不断积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已取得了日益丰富的成果,这些理论成果在诸多成功的跨国企业里得到了有力验证,使得渴望强筋健骨的国内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纷纷把企业发展的希望寄托在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上。其实,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其思想精华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有些方面可以产生共鸣。北宋司马光所编写的《资治通鉴》中就包含了有关人才管理方面的丰富历史事迹,作者司马光以“臣光曰”的史论形式对这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做出了独特的论述。 司马光将之前一千多年的历史
司马光改革思想研究——兼论其与王安石变法之不同
作者:余铖  学位年度:2014-01-01 学位授予单位:中山大学 关键词:中和 务实 王安石 司马光 
描述:北宋中期,国家内外部矛盾逐渐显露并加剧,最突出的是“冗兵”、“冗官”、“冗费”,这导致了“积贫积弱”的政治局面。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之下,一些“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提出了改革时弊的要求并进行了尝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王安石变法,但其在当时遭到了士大夫阶层的强烈反对,以失败告终。司马光是王安石变法的坚定反对者,当代以来的主流观点视王安石为革新进步派,而司马光则被看作顽固守旧派,这种观点是失之偏颇的。司马光并不因循守旧,本文从理财、吏治以及军事等三个方面梳理其解决北宋时弊的措施,本文认为司马光的改革思想具有“中
司马光哲学研究——以荀学与自然气本论为进路
作者:张晶晶  学位年度:2017-10-20 学位授予单位:政治大学 关键词:荀子 气本论 自然气本论 荀学 宋明理学 司马光 
描述:司馬光的哲學在中國思想史與哲學史上,由於其思想性格與日後宋明理學的主流不符,再加上其史學與政治成就過於顯赫的緣故,其意義與地位向來未受人重視。但若跳脫以程朱陸王理學為主流的研究觀點,以另一承自先秦、衍至明清的哲學理路來重新檢視司馬光的哲學,便可重新發現其在思想史與哲學史上的重大意義。此一哲學理路即是過去在哲學史上隱而未顯,在儒學陣營中與孟學並為兩大哲學思想典範的荀學理路。荀學在孟學取得獨尊地位後,其發展彷彿中斷,但明中葉後興起的一股以王廷相、吳廷翰、顧炎武、戴震為主要代表思想家的「自然氣本論」思潮,其所主
论《资治通鉴》史论中司马光的治国思想
作者:周方高  学位年度:2002-01-01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关键词:礼治思想 理想君主观 司马光 民本思想 民族思想 人才思想 
描述:司马光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臣光曰”中。本文将其治国思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发掘与阐述,以期批判地继承。其治国思想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构成:人才思想、礼治思想、民本思想、民族思想、理想君主观。他认为在封建的守成和进取阶段,人才有重要的作用。选才标准:他强调要选用德才兼备的人才。选才方法:诚心致才,礼贤下士;依靠众人举才。用人原则:用人不徇私情;用人不拘门第;用人勿疑等。要从实际工作中去开考核人才。司马光的人才思想中存在片面夸大个人的作用,人才的内涵和外延很窄等缺陷。强调治国的核心是“立政以礼”。礼的作用是巨大的
司马光的华夷观研究——以《资治通鉴》为中心
作者:刘加志  学位年度:2008-01-01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关键词:《资治通鉴》 司马光 华夷观 
描述:司马光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又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历史学家。但他也是北宋历史上一位毁誉相参的政治人物。他在华夷观上主张华夷两安,和平共处的方针,在一定程度上为后人所诟病,甚至被指为投降主义。随着史学研究的日益深入,学术界对司马光的政治思想已经开始客观分析、综合评价。但对其华夷观,却一直缺乏系统而有说服力的解析。本文试图从《资治通鉴》及部分其他作品入手,寻究司马光华夷观的根源及其内在理路,以期有助于对司马光华夷观的全面认识和正确评价。文章首先概述司马光华夷观形成的背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宋王朝是一
司马光诗歌思想性初探
作者:卢和  学位年度:1990-01-01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描述:司马光诗歌思想性初探
司马光的诗歌与其思想之关系
作者:王守芝  学位年度:2003-01-01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关键词:司马光的诗歌 内容特质 思想 艺术特色 
描述:北宋中期,出现了许多名臣诗人,欧阳修、王安石当然是其中的翘楚。此外,司马光、富弼等人,也应列入其中,虽然他们的诗歌没有达到欧、王的高度,但他们作为诗人群体,对诗史发展的贡献,不容忽视。从研究现状来看,探讨欧、王诗歌的论著不少,对名臣诗人中其他人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探讨司马光历史观的成就也很多,而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司马光诗歌的成果尚未见到。欧、王的研究者多,这不以为奇,司马光诗歌的研究者甚少,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司马光的史学成就更高,掩盖了他诗名;另一方面可能是他的诗歌,总体艺术成就不高,不太有人注意。实
北宋中后期士大夫的女性观:以王安石、司马光、程颐、苏轼为例
作者:张波  学位年度:2011-01-01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关键词:女性观 士大夫 北宋 
描述:北宋中后期,儒者多具有经世致用的儒家价值观和积极入世态度且多参与政事,他们对于国家政治的关注、社会问题的反思以及文化秩序的重建都有着不同于以往的思考,以王安石、苏轼、司马光、程颐为代表的士大夫阶层,将他们的学术思想积极运用于政治改革之中,提出了一系列政治改革方案,然而与他们在思想学术、文学艺术上的巨大成就相比,他们积极的政治参与和政治实践很难说是成功的。在这种历史大背景下,宋代的妇女生活及其地位也发生了变化。陈东原曾指出:“宋代实在是妇女生活转变的时代”,这种转变影响范围是很大的,涉及女性在婚姻、法律、经
关于司马光社会历史观的几个问题
作者:巫蓉  学位年度:2007-01-01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关键词:礼治思想 司马光 民本思想 君主论 
描述:礼治思想、君主论、民本思想、民族思想是司马光社会历史观组成的有机联系的几个方面。以礼治思想为核心,阐述为君之道,重视以民为本,并将这种思想延伸到处理民族关系中去。“礼治”思想是司马光社会历史观的核心,是他对先秦以来历史和本朝政治长期研究、是他为当世和后世帝王维系封建王朝而开出的灵丹妙药,其丰富的“礼治”思想在很多方面表现出合理性的价值。他说:“礼之为物大矣!用之于身,则动静有法而百行备焉;用之于家,则内外有别而九族睦焉;用之于乡,则长幼有伦而俗化美焉;用之于国,则君臣有叙而政治成焉;用之于天下,则诸侯顺服
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司马光政治哲学研究
作者:尹佳涛  学位年度:2010-01-01 学位授予单位:南开大学 关键词:政治哲学 王安石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儒家 
描述: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作为北宋时期杰出的历史学家和影响卓著的政治家,司马光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总结。在司马光的历史著作中,全面贯穿着儒家伦理纲常和价值评判。在从政期间,他系统地提出改革政治弊端的主张和措施。熙宁年间,他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领袖,元祜主政后他又全面废除新法。在司马光去世后的一千年里,对他的政治思想的评价出现许多争论。现在我们重新评价其政治立场,梳理其政治哲学,不仅是历史研究的需要,同时也对今天的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司马光是在天人关系的宏大背景下,审视人
上页 1 2 3 ... 5 6 7 8 9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