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资治通鉴》差点被毁版
-
作者:浮云
年份期号:2013-第21期
刊名:晚报文萃
关键词:资治通鉴 宋神宗 宋哲宗 宋代前 王安石 厚今薄古 序言 司马光 作品 唐末五代
- 描述:《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的作品,照理说,编写《资治通鉴》不会得罪任何人,因为司马光所接触的多是"故纸",且时间是到宋代前的唐末五代,《资治通鉴》就戛然而止,不存在厚古薄今或厚今薄古等现象。可是,绍圣四年,《资治通鉴》几遭被毁版的厄运,若不是有一篇宋神宗的序言,我们今日能否读到此书,恐难以料知。那时宋神宗已逝,宋哲宗
- 《资治通鉴》中的品牌智慧
-
作者:荣振环
年份期号:2013-第2期
刊名:农村经济与科技(农业产业化)
关键词:品牌 智慧 顾客 《资治通鉴》
- 描述:我们经常讲商场如战场,品牌战最终是一场认知战.它的最终战地并非市场.而是顾客的心智。换言之,当顾客心里有你,认可你,相信你,甚至非你不可.你赢了.顾客继而会选择你。
- 《资治通鉴》的赏罚观撷要
-
作者:李爱花
年份期号:2013-第18期
刊名:领导科学
关键词:资治通鉴 公平公正 汉武帝 无功 赏罚观 领导者 王朝更替 昭平 政策 惩罚
- 描述:《资治通鉴》阐述了君王与人臣的品德善恶、军国大事与政策得失,总结了王朝更替的原因和教训,被称为"此天地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该书十分重视赏罚,认为"政之大本,在于刑赏,刑赏不明,政何以成"! 贵公.理国要道,在于公平公正.行赏不遗忘疏远的人,处罚不宽恕亲近的人,封爵不允许无功者取得,刑责不因为是权贵而免除,这就是赏罚的公正.《资治通鉴》中记载的赏罚公正的史实很多,有一个人尤其值得一提,那就是汉武帝.汉武帝的妹妹隆虑公主的儿子昭平君,是汉武帝的女婿.隆虑公主患了重病,她担心经常闯祸的儿子可能
- 《续资治通鉴长编》校正一则
-
作者:田志光
年份期号:2013-第2期
刊名:中国史研究
关键词:《宋史》 《续资治通鉴长编》 军事重镇 中华书局点校本 杜衍 学士 南宋 校正
- 描述:南宋李焘所撰《续资治通鉴长编》(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04年)卷一二二《杜衍传》载:"宝元元年十二月甲戌,知并州、枢密直学士杜衍加龙图阁直学士,以太原要重,藉衍镇抚故也。"(第2887页)此处李焘将杜衍所加的"龙图阁学士"误为"龙图阁直学士",北宋枢密直学士为正三品,而龙图阁直学士为从三品,据《宋史》卷一六八《职官志八·建隆以后合班之制》所载龙图阁直学士的班位也在枢密直学士之下。此时西夏元昊加剧了对宋边境的侵扰,太原为宋朝西北军事重镇,为提高知州杜衍的威望,是在其原来的"枢密直学士"一职上加重其帖职的
- 《资治通鉴》中选官用人的智慧
-
作者:刘后滨
年份期号:2013-第4期
刊名:科技智囊
关键词:智慧 用人问题 用人之道 治国理政 竹 《资治通鉴》 选官
- 描述:通观《资冶通峪》可以发现,一日马光对选竹用人问题给予了突出关注,并以“臣光曰”形式的议论,对中国古代的选官用人原圳进行了高度的总结。这些原则是他站在治国理政高度上对用人之道的总结,是对历史的总结。
- 《资治通鉴》胡三省注考辨
-
作者:魏俊杰
年份期号:2013-第6期
刊名:江海学刊
关键词:中华书局 胡三省 考辨 《资治通鉴》 国名 濮阳县 晋武帝
- 描述:《资治通鉴》卷一○○,晋穆帝升平二年,“冬十月,泰山太守诸葛攸攻燕东郡,人武阳(胡注:后汉东郡治东武阳。武帝咸康二年,封子允,以‘东’不可为国名,而东郡有濮阳县,改日濮阳国。允改封淮南,还日东郡。赵王伦篡位,废太孙臧为濮阳王,东郡遂名濮阳)。”(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3170页)胡注误,晋武帝改东郡为濮阳国的时间不在咸康二年,应为咸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