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司马光的宴聚规约
作者:晏建怀  年份期号:2016-第12期 刊名:饮食与健康(下旬刊)
描述:北宋元丰五年(1082),宰相富弼退休后闲居洛阳,好友文彦博时任洛阳留守。一次,富弼向文彦博提议,由二人牵头,组织一些年龄相仿、资历相当、性情相投、口碑良好的老领导,仿唐代白居易“香山九老会”形式,置酒相乐,定期聚餐。文彦博非常赞同富弼的提议,一拍即合。于是,他们组织当时居住于洛阳的部分已经退休或即将退休的老领导,按年龄为序,轮流做东,时人称之为“洛阳耆英会”。
司马光姓什么
作者:宁静  年份期号:2016-第9期 刊名:小学教学研究 关键词:商纣王 土木工程建设 战国时期 封国 朝鲜国 县侯 少正卯 鲜卑族 魏国 山东诸城 
描述:提起东郭先生、西门豹、司马光、诸葛亮,同学们并不陌生,大家在课文里已经和他们"认识"了。东郭先生是西汉的隐士;西门豹是战国时期魏国大夫,因治邺有方而闻名于世;司马光是宋代著名的史学家,他少年时"破缸救人"的故事家喻户晓;诸葛亮是三国时杰出的军事家,以足智多谋流芳百世。你知道他们姓什么吗?他们不姓"东""西""司""诸",而是姓"东郭""西门""司马"
开启"生活化"语文教学的精彩世界—《司马光砸缸》的教学有感
作者:刘爱央  年份期号:2017-第16期 刊名:数字化用户
描述: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许多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日益成熟,并被广泛运用在课堂上.在语文学科教育教学中,积极提倡综合性学习,鼓励语文与生活相接轨,进一步体现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作用发挥."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 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阐述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进一步说明了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来进行语文教育,使乏味的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一线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利用课堂生成,注重课堂之源——生活,巧妙地将语文教学引向生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赋予课
司马光:不贪财不好色一生就撒过一次谎的宰相
作者:暂无 年份期号:2017-第2期 刊名:中华传奇(人物版)
描述:司马光:不贪财不好色一生就撒过一次谎的宰相
开启“生活化”语文教学的精彩世界——《司马光砸缸》的教学有感
作者:刘爱央  年份期号:2017-第6期 刊名: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描述: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许多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日益成熟,并被广泛运用在课堂上。在语文学科教育教学中,积极提倡综合性学习,鼓励语文与生活相接轨,进一步体现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作用发挥。"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阐述了语文与生活的关
苏东坡为何称司马光为“司马牛”
作者:莫砺锋  年份期号:2017-第5期 刊名:月读 关键词:苏东坡 免役法 差役法 司马光  王安石变法 北宋 
描述:北宋哲宗元褚元年(1086)七月初二,众大臣在朝中商议役法。宰相司马光主张废除王安石变法时确立的“免役法”,恢复从前的“差役法”。时任中书舍人的苏东坡认为免役法利弊参半,而且已经实施多年,只要革除其弊端即可,不一定要彻底废弃。司马光执意不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