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从应用史学看《资治通鉴》价值
作者:虞云国   出版日期:2017-02-13 报纸名称:北京日报
描述:朱熹的《资治通鉴纲目全书》不仅形成了一种新史体——纲目体,而且到明代又催生出纲鉴热,为史学走向社会、走向通俗化探索出了一条道路。史学功能可分为学术功能和社会功能两个层面,其学术功能是社会功能的前提与基础,其社会功能是学术功能的延伸与补充。当史家通过艰苦研究,尽可能客观地恢复历史的实相,给出合理的解释
张国刚:让更多人了解《资治通鉴》内涵
作者:张君成   出版日期:2017-01-06 报纸名称: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描述:张国刚,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为联邦德国洪堡学者,主要致力于中国古代史、中西文化关系史的研究。《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元代吴三省曾说:“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
今读《资治通鉴》应达到三重境界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7-07-17 报纸名称:辽宁日报
描述:梁启超说,《资治通鉴》是迄今无法取代的通史蓝本。司马光撰写《资治通鉴》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力求警钟长鸣。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张国刚所著《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选取20个故事,反映了家国兴衰的诸多方面。作者期待读者,尤其是领导干部,能从读史中,在如何选人、用人、培养
《资治通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7-03-09 报纸名称:文摘报
描述:朱熹的《资治通鉴纲目全书》不仅形成了一种新史体——纲目体,而且到明代又催生出纲鉴热,为史学走向社会、走向通俗化探索出了一条道路。史学功能可分为学术功能和社会功能两个层面,其学术功能是社会功能的前提与基础,其社会功能是学术功能的延伸与补充。当史家通过艰苦研究,尽可能客观地恢复历史的实相,给出合理的解释
从应用史学看《资治通鉴》的价值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7-02-21 报纸名称:陕西工人报
描述:朱熹的《资治通鉴纲目全书》不仅形成了一种新史体——纲目体,而且到明代又催生出纲鉴热,为史学走向社会、走向通俗化探索出了一条道路。史学功能可分为学术功能和社会功能两个层面,其学术功能是社会功能的前提与基础,其社会功能是学术功能的延伸与补充。当史家通过艰苦研究,尽可能客观地恢复历史的实相,给出合理的解释
《资治通鉴》里为什么没有李白和杜甫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7-06-11 报纸名称:无锡商报
描述:作为一部篇幅长达二百九十四卷的煌煌巨著,《资治通鉴》对历史的记载通常被人们认为是详尽的。事实却并非如此。举一个例子,《资治通鉴》对前代的历史记载,以叙述唐朝的内容最为丰富。两汉四百余年,《资治通鉴》不过给了六十卷篇幅,唐朝不到三百年,却占据了八十一卷篇幅。但当一位读者尝试着在《资治通鉴》中寻找李白的
《丁万明评说<资治通鉴〉之纵横捭阖》出版
作者:却咏梅   出版日期:2017-07-10 报纸名称:中国教育报
描述:本报讯(记者却咏梅)对于今天的绝大多数人而言,究竟该如何阅读《资治通鉴》这样的史学巨著呢?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教授丁万明认为:“遵循史圣司马迁的方法,以人物为中心,是今人阅读《资治通鉴》的相对捷径。”近日,人民出版社主办的《丁万明评说〈资治通鉴〉之纵横捭阖》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该书由人民出版社与中央电视
上页 1 2 3 ... 97 98 99 ... 171 172 173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