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王安石:行为过激的偏执狂

日期:2006.02.08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篇名】王安石:行为过激的偏执狂

【作者】 岳晓东

【关键词】 熙宁变法 同理心 宋神宗 不同意见 偏执狂 中国历史 司马光 人格 王安石变法 当事人

【报纸名称】北京科技报

【出版日期】2006-02-08

【正文】

$T偏执类 型的人,一般 都具有强烈 的自尊心,并 十分敏感,固 执己见,自命 不凡。此外,人格偏执的人, 还十分缺乏同理心,易将错 误推诿他人或种种客观原 因。凡此种种,都会使当事人 在待人处事中表现出种种的 偏向、偏见、偏信、偏好、偏激 行为,并给其人际沟通及合 作共事带来极大的阻碍。
   王安石由于其偏执人 格,既不善听取不同意见,也 不善团结各方面力量,因而 树敌过多。不能充分调动各 方面力量来完成“熙宁变 法”的大业。$E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 号半山,封荆国公。抚州临川人,北宋 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从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到 公元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的 16年间,王安石及其追随者在神宗皇 帝的大力支持下,倡导变法,革除积 习,这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熙宁 变法”,又称“王安石变法”。可惜这 次变法前后跌宕起伏极大,致使朝臣 长期相互倾轧,以失败告终。
   王安石性格偏执,表现出 种种的偏激行为,给其人际沟 通及合作带来极大的阻碍
   王安石在“熙宁变法”中,独断 专行,不容异见,导致变法严重受挫, 其原因在哪里?对此,史学界看法不 一。但就心理学而言,这是因为王安 石人格偏执,刚愎自用,不善团结各 方人士,最终以人废事。
   王安石在变法过程中,一贯我 行我素,导致朝中大臣多与他决裂。 这当中有人原来是他的靠山,如韩 维、吕公著等人;有人原来是他的荐 主,如文彦博、欧阳修等人;有人原 来是他的上司,如富弼、韩琦等人; 也有人原来是他的朋友,如范缜、司 马光等人。虽然他们都是一时俊杰, 朝廷重臣,却因为不同意王安石的 某些做法而被逐一赶出朝廷。特别 是司马光,念在与王安石共事数年 的交情上,曾三次写信给王安石,劝 他调整自己的治国方略。可惜王安 石就是执迷不悟,看一条驳一条,导 致司马光最后与他分道扬镳,终身 不再往来,直到公元1086年二人同 年去世为止。
   偏执类型的人,一般都具有强烈 的自尊心,并十分敏感,固执己见,自 命不凡。此外,人格偏执的人,还十分 缺乏同理心,不能站在他人角度考虑 问题,易将错误推诿他人或种种客观 原因。凡此种种,都会使当事人在待 人处事中表现出种种的偏向、偏见、 偏信、偏好、偏激行为,并给其人际沟 通及合作共事带来极大的阻碍。(见 表1)
  [tpBJKJ20060208024101] 王安石由于其偏执人格, 不善听取不同意见,因而树敌 过多
   王安石由于其偏执人格,既不善 听取不同意见,也不善团结各方面力 量,因而树敌过多。这不但陷自己于 不利境地,也累及神宗皇帝不能充分 调动各方面力量来完成“熙宁变法” 的大业(见表2)。
  [tpBJKJ20060208024102] 熙宁四年(1071年),开封知府 韩维报告说,境内民众为了规避保甲 法,竟有“截指断腕者”。宋神宗就此 事问及王安石,不想王安石竟回答: “这事靠不住。就算靠得住,也没什 么了不起!那些士大夫尚且不能理解 新法,何况老百姓!”神宗皇帝听了颇 为不悦地说:“民言合而听之则胜,亦 不可不畏也。”王安石听了仍是不以 为然,因为在他看来,就连士大夫之 言都可不予理睬,更何况是什么民 言!王安石如此极端看问题,难怪人 们都称他为“拗相公”。
   王安石早年在《上仁宗皇帝万言 书》提出了“教之、养之、取之、任之” 的人才观,认为若“有一非其道,则足 以败乱天下之才”。可惜,王安石口头 上讲用人要从长计议、任人唯贤;行 动上却急功近利,滥用亲信。这虽为 他的政策执行带来一时的便利,却为 他的变法失败埋下了祸根。而到了后 来,北宋的朝政已不再是变法与否的 争论,而是疯狂迫害异己的斗争。想 来这都是王安石偏执人格惹的祸!
   王安石的变法失利告诉后人:欲 改变社会,必先改变自己;一个人格 不完善的人,是不配也无法领导社会 进步的。说到底,一个性格“拗扭”之 人,何以包容天下,礼服众心呢?!
   $F相关链接$E $T变法用人不当 终成小人乱政
   毛主席曾有一句名言:“正确路 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 王安石变法不仅政策有误,用人更 是有误,起用了一大批虽顺从己见 却阴险狡诈之徒,最终导致“小人乱 政”,“奸人坏法”。
   何谓小人?以司马光之见,就是 德行不立,无论其多有才华。小人通 常有两个突出特征:为求功名可以 不择手段,为泄私欲可以不计后果。 而王安石最重要的支持者与助手吕 惠卿、章惇、曾布、蔡卞、吕嘉问、蔡 京、李定、邓绾、薛向等人,尽是后世 声名狼藉之辈,绝大部分都被列进 了官修正史《宋史》的奸臣册中。这 些人初入官场时,大多做事尽心尽 意,尽显才干;但时间久了,他们便 以王安石为榜样,用人唯亲,排 除异己,并做事急功近利,唯利 是图,为达目的可以做出种种 人所不齿的事情来。
   例如,吕惠卿曾是王安石最 坚定的亲信,也是一位很有才 干的官员。但他后来为求自身的升 迁,竟设计陷害王安石,令神宗皇帝 对王安石的信任大打折扣。章惇也曾 是王安石的得力助手,可他后来在迫 害“元佑党人”(反对急进变法之 人)时,可谓穷凶极恶,空前绝后,一 点君子风度都没有。王安石的另一得 力助手邓绾更是做事不择手段,厚颜 无耻,他曾说:“笑骂由人笑骂,好官 我自为之。”这句话成为后世指斥官 场厚颜无耻行为的专用语。至于蔡 京,那更是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奸 臣,搞得北宋末年的政治臭气熏天。$E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