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
作者:
宋万忠 来源:河东地方史志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
作者:暂无 来源:小学教学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
《资治通鉴》与主编司马光
-
作者:
天生 来源:编辑之友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主编 编纂 编修 助手 司马光 历史事件 范祖禹 十三年 我国古代
-
描述:宋代著名学者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规模宏伟、成就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全书三百多万字、二百九十四卷,记载了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至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通鉴》的编纂,堪称编辑史上的一个创举.司马光及其助手们为编纂这本历史巨著,耗费了大量的心血,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可供后人借鉴.
-
史坛上的瑰宝——《资治通鉴》
-
作者:
朱爱慈 来源:历史教学问题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研究史 史学史 通史 中进士 司马光 范祖禹 编年体 公元前 十三年
-
描述:《资治通鉴》是北宋修成的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它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四○三年),下迄五代世宗显德六年(公元九五九年),记载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全书由司马光主编,刘恕、范祖禹和刘邠等是主要编写者。司马光(公元一○一九年——一○八六年),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洓水乡人,世称洓水先生。仁宗时中进士,哲宗时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一○八六年病卒,享年六十八岁。追封“温国公”,谧“文正”。司马光从小酷爱史学,“自幼至老,嗜之不厌”。除撰《资治通鉴》外,还有《稽古录》、《洓水纪闻》等。他在研究史学的过
-
《资治通鉴》与主编司马光
-
作者:
天生 来源:编创之友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主编 编纂 编修 助手 司马光 历史事件 范祖禹 十三年 我国古代
-
描述:宋代著名学者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规模宏伟、成就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全书三百多万字、二百九十四卷,记载了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至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通鉴》的编纂,堪称编辑史上的一个创举.司马光及其助手们为编纂这本历史巨著,耗费了大量的心血,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可供后人借鉴.
-
怎样读《资治通鉴》
-
作者:
王树民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北宋中期 周威烈王 王仙芝 范哗 后周世宗 《资治通鉴》 编年体史书 秦纪 范祖禹 《左氏春秋》
-
描述:《资治通鉴》是旧史书中一部著名的大书,简称《通鉴》。北宋中期,史学家兼政治家司马光,在一些优秀的助手协助下,用了十九年功夫,才编写完成。《通鉴》以编年体形式,叙述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到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前403——公元959年)共
-
光山县早期党的活动
-
作者:
韩宗德 甘德金 来源:信阳党史通讯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光山县早期党的活动
-
光山县白雀区第五乡苏维埃政府成立前后
-
作者:
傅家选 来源:信阳党史通讯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光山县白雀区第五乡苏维埃政府成立前后
-
北齐黄褐釉乐舞瓷扁壶
-
作者:
吕树芝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出土文物 随葬品 北齐 民族大融合 艺术发展 河南 光山县 伎乐俑 封建经济 魏晋南北朝时期
-
描述: 高 20厘米1971年河南安阳北齐范粹墓出土河南安阳北齐范粹墓出土文物共77件.据墓志记载,墓主的原籍是边城郡边城县(今河南光山县境),官职是"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凉州刺史",武平六年(公元575年)死于邺都天宫坊,年27岁.随葬品有陶瓷、陶车马模型及武士俑、仪仗俑群、仆侍俑、歌舞伎乐俑等,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豪族地主的生活实况,以及北齐在民族大融合过程中封建经济和文化艺术发展的特点.本期封底刊登的黄褐釉乐舞瓷扁壶,为范粹墓出土文物中的代表作.壶高20厘米,形体扁圆、鼓腹,上窄下宽,敞口短颈,颈
-
树上长树的古银杏
-
作者:
卢炯林 来源:生命世界杂志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银杏 胸围 银杏树 唐代 黄连木 净居寺 光山县 桑树 河南省 上长
-
描述: 河南省光山县大苏山下的净居寺前,有一株树干上长有三种不同树木的古银杏。这株银杏据传是公元705—707年唐代道岸禅师建寺时栽植的,至今已有1,200多年了。树高24米,胸围6.77米,树冠荫地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