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资治通鉴》胡三省注称引史事年份、卷次辨误
-
作者:
施媛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胡三省注 辨误 《资治通鉴》
-
描述:本文通过对《资治通鉴》胡三省注称引历史事件的年份、卷次等与《通鉴》上下文、《史记》、《汉书》作比对研究,指出《通鉴》胡注注释史事年份、卷次的若干讹误,并对胡注的相关文献学价值稍加探讨。
-
《資治通鑑》注本胡三省蹈襲史炤問題再審:以先秦、漢魏紀部分爲中心
-
作者:
胡恒 来源:历史文献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胡注 史炤 比勘 釋文 《資治通鑑》
-
描述:史炤的《資治通鑑釋文》是現存最早的《通鑑》注本,它與《通鑑》胡注的關係在清代成爲《通鑑》研究的一大公案。本文對《通鑑》先秦、漢魏紀部分的史炤釋文、胡三省音注詳加比勘,將二者相同之處加以歸類、統計、分析,指出胡注曾廣泛參考史炤《釋文》,只有少部分蹈襲自史炤,且集中在《通鑑》前十餘卷,遠没有王鳴盛等人所説的那樣嚴重。《釋文》的草創之功,與胡注作爲"通鑑之功臣",兩不相妨。
-
如此四庫:館臣擅改文獻舉隅:以《續宋編年中興資治通鑑》爲個案
-
作者:
王瑞來 来源:历史文献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臆改 館臣 校勘 《續宋編年資治通鑑》 四庫本
-
描述:將宋人劉時舉所撰《續宋編年資治通鑑》的諸版本與《四庫全書》本詳細比勘,其中存在館臣臆改和寫手誤抄兩種情況,計有數十處。文章通過對《四庫全書》本錯誤的逐條分析,對四庫館臣的學術水準和《四庫全書》本的可信度提出質疑,並警示使用《四庫全書》電子版必須慎重。
-
司马光史笔与文笔研究
-
作者:
韩辰 来源:杭州师范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司马光史笔与文笔研究
-
司马光改革思想研究——兼论其与王安石变法之不同
-
作者:
余铖 来源:中山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和 务实 王安石 司马光
-
描述:北宋中期,国家内外部矛盾逐渐显露并加剧,最突出的是“冗兵”、“冗官”、“冗费”,这导致了“积贫积弱”的政治局面。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之下,一些“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提出了改革时弊的要求并进行了尝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王安石变法,但其在当时遭到了士大夫阶层的强烈反对,以失败告终。司马光是王安石变法的坚定反对者,当代以来的主流观点视王安石为革新进步派,而司马光则被看作顽固守旧派,这种观点是失之偏颇的。司马光并不因循守旧,本文从理财、吏治以及军事等三个方面梳理其解决北宋时弊的措施,本文认为司马光的改革思想具有“中
-
《资治通鉴》与人力资源管理——以司马光人才思想为透视点
-
作者:
庞淑艳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资治通鉴 中国古代人才思想 司马光
-
描述:随着人力资源管理在实践中的不断积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已取得了日益丰富的成果,这些理论成果在诸多成功的跨国企业里得到了有力验证,使得渴望强筋健骨的国内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纷纷把企业发展的希望寄托在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上。其实,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其思想精华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有些方面可以产生共鸣。北宋司马光所编写的《资治通鉴》中就包含了有关人才管理方面的丰富历史事迹,作者司马光以“臣光曰”的史论形式对这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做出了独特的论述。 司马光将之前一千多年的历史
-
《资治通鉴》西晋部分史源研究
-
作者:
卢庆辉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史源 《资治通鉴》 司马光 西晋
-
描述:《资治通鉴》是宋代司马光编纂的史学名著。本论文主要探讨的是《资治通鉴》西晋部分的史源问题。《资治通鉴》西晋部分史源丰富,其参引的史籍达20种之多,这些史籍主要以纪传体和编年体的正史为主,同时也参引正史外的其他史籍。《资治通鉴》西晋部分史料编纂手法多样,这些编纂手法包括原文直接照录、删省和增补等,其中以删省手法最为常见。经过司马光的删省,《资治通鉴》文风简洁,脉络清晰,文省而事全。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司马光的删省工作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作为一名严谨的史家,司马光也增补了许多重要的史料,这些史料包括时间、地点、人
-
《史记》三家音注与《资治通鉴音注》的比较研究
-
作者:
廖秋华 来源:浙江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史记》三家音注与《资治通鉴音注》的比较研究
-
《史記》三家音注與《資治通鑒音注》的比較研究
-
作者:
廖秋華 来源:浙江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反切结构 重纽 《资治通鉴音注》 比较研究 《史记》三家音注
-
描述:音注是研究汉语语音史的重要材料,这些材料很大部分来自经史的注解。注解类材料往往是大宗材料,但由於其随文注音的性质,它们大多不成系统。有的大宗材料也可能覆盖整个音系,但由於历史音系的傅承性,单纯系联或比较反切还不能充分反映捂音演燮的全部信息。反切系联或比较只注意音颊的分合而无法关注切合关系,它们对诸如聲韻如何配合、介音的归属以及这种切合关保所蕴涵的语音学意義等关注不夠。反切结构分析能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它通过分析切上、下字的特點以及它们之问的搭配阴保,不僅能捕独傅统研究中容易忽略的语音信息,而且能探寻语音发
-
《资治通鉴》中“管学”的资政作用
-
作者:
戴立轩 来源:2014第九届全国管子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安徽省管子研究会会长程必定同志(安徽省政府参事室参事、原省社科院副院长、省社科联党组书记,经济理论研究专家)指出:"管学作为资政的学问,自产生以来就一直受到历代执政者的重视,许多有作为的皇帝和辅相,都视《管子》为资政要典,从中汲取治理国家的良方与思想。"(程必定龚武主编《管学论丛·第一集·序》)近日读《资治通鉴》,看到书中直接说到管仲、齐桓公的多达39处,还有几处明显是有关桓、管或《管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