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资治通鉴》选读 孙权论周瑜、鲁肃与吕蒙
-
作者:
张国刚 来源:月读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受封 群臣 胆略兼人 守冢 张子布 见其 子敬 公瑾 《资治通鉴》 刘琮
-
描述:吕蒙未及受封而疾发~①,权迎置于所馆之侧,所以治护者万方。时有加鍼,权为之惨戚。欲数见其颜色,又恐劳动,常穿壁瞻之~②,见小能下食,则喜顾左右言笑,不然则咄泣,夜不能寐~③。病中瘳,为下赦令,群臣毕贺,已而竟卒,年四十二。权哀痛殊甚,为置守冢三百家。权后与陆逊论周瑜、鲁肃及蒙曰~④:“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寡俦~⑤。子敬因公瑾致达于孤,孤与宴语,便及大略帝王之业,此一快也。后孟德因获刘琮之势~⑥,张言方率数十万
-
《资治通鉴》选读孔融与祢衡
-
作者:
张国刚 选注 来源:月读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祢衡 考实 首尾相连 黄巾 《资治通鉴》 官曹 承祖 座席 托强 都昌
-
描述:北海太守孔融~①,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讫无成功。高谈清教,盈溢官曹②,辞气温雅,可玩而诵,论事考实,难可悉行。但能张磔网罗,而目理甚疏。造次能得人心,久久亦不愿附也。其所任用,好奇取异,多剽轻小才,至于尊事名儒郑玄~③,执子孙礼,易其乡名日郑公乡,及清俊之士左承祖、刘义逊等,皆备在座席而已,不与论政事,曰:“此民望,不可失也!”黄巾来寇,融战败,走保都昌~④。时袁、公孙首尾相连~⑤,融兵弱粮寡,孤立一隅,不与相通。左承祖劝融宜自托强国,融不听而杀
-
《资治通鉴》选读 曹操奇袭乌巢
-
作者:
张国刚 选注 来源:月读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曹操出兵与袁绍战,不胜,复还,坚壁a。绍为高橹b,起土山,射营中,营中皆蒙楯而行。操乃为霹雳车c,发石以击绍楼,皆破;绍复为地道攻操,操辄于内为长堑以拒之。操众少粮尽,士卒疲乏,百姓困于征赋,多叛归绍者。操患之,与荀彧书,议欲还许,以致绍师d。彧报曰:“绍悉众聚官渡e,欲与公决胜败。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
-
《资治通鉴》选读 霍光拥立汉宣帝
-
作者:
张国刚 来源:月读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乳养 病已 王夫人 丙吉 《资治通鉴》 郡邸狱 坐收 史良娣 孙生 涿郡
-
描述:初,卫太子纳鲁国史良娣1,生子进,号史皇孙。皇孙纳涿郡王夫人,生子病已,号皇曾孙。皇曾孙生数月,遭巫蛊事2,太子三男、一女及诸妻、妾皆遇害,独皇曾孙在,亦坐收系郡邸狱1。故廷尉监鲁国丙吉受诏治巫蛊狱
-
《资治通鉴》选读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
作者:
张国刚 来源:月读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西南夷 康居 大月氏 身毒 奄蔡 《资治通鉴》 伊稚斜 阖苏 导译 大宛
-
描述:初,匈奴降者言:"月氏故居敦煌、祁连间,为强国,匈奴冒顿1攻破之。老上单于杀月氏王2,以其头为饮器。馀众遁逃远去,怨匈奴,无与共击之。"上募能通使月氏者,汉中张骞以郎应募3,出陇西,径匈奴中;单于得
-
《资治通鉴》选读 平定吴楚七国之乱
-
作者:
张国刚 来源:月读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验问 汉高祖刘邦 孝文 吴楚七国之乱 胶西 《资治通鉴》 藩臣 博局 吴王 周亚夫
-
描述:初,孝文时,吴太子入见①,得侍皇太子饮、博②。吴太子博争道,不恭;皇太子引博局提吴太子,杀之。遣其丧归葬,至吴,吴王愠曰:"天下同宗,死长安即葬长安,何必来葬为!"复遣丧之长安葬。吴王由此稍失藩臣之礼,称疾不朝。京师知其以子故,系治、验问吴使者;吴王恐,始有反谋。后使人为秋请,文帝复问之,使者对曰:"王实不病;汉系治使者数辈,吴王恐,以故遂称病。夫"察见渊中鱼不祥"③,唯上弃前过,与之更始。"于是文帝乃赦吴
-
《资治通鉴》讲座 秦皇汉帝:霸道王道之兴衰(七)
-
作者:
张国刚 来源:月读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汉武帝治国理念与父祖辈有一个很大的不同,那就是积极进取,而不是萧规曹随、黄老因循。这种进取精神,在处理匈奴问题上,表现得最为明显。 先秦以来,匈奴就是中原华夏政权的北边威胁。战国时期燕国有长城防御匈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为了对付匈奴,秦始皇修长城,蒙恬戍边塞,也都是为了抵御匈奴人的铁骑南下。刘邦即位初年,曾经试图用武力对抗匈奴,结果被匈奴人围困于白登山(今山西大同附近),险些被擒。
-
《资治通鉴》讲座
-
作者:暂无 来源:月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资治通鉴》讲座
-
《资治通鉴》讲座东汉三国:士大夫与豪门政治(三)士风矫激:东汉士大夫政治
-
作者:
张国刚 来源:月读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东汉的宦官专权 东汉宦官参与政治,在和帝以及邓太后时就有了,比如,忠心耿耿的郑众和大名鼎鼎的蔡伦(造纸专家),都曾是皇帝和太后的得力助手。宦官整体得势,是安帝去世之后。由于阎太后的干预,安帝独子刘保不能顺利即位,宦官孙程等十九人歃血为盟,发动宫廷政变,杀死阎氏兄弟子侄,将阎太后迁出宫,拥立年仅十一岁的刘保为帝,是为顺帝。
-
《资治通鉴》讲座东汉三国:士大夫与豪门政治(七)名士心结:曹操为什么杀孔融
-
作者:
张国刚 来源:月读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曹操是一个很矛盾的人物。曹操的赢,除了他本身的军事和政治才能之外,还在于他的胸襟和气度,郭嘉的“十胜论”,从对比袁绍的角度,有全面的讨论。可是,曹操有时候又会特别敏感,比如,杀孔融,借刀杀祢衡,似乎心胸很狭窄。 曹操到底在意什么,不在意什么? 曹操的度量,首先表现为容人。兖州之变,曹操被陈宫、张邈出卖,吕布占领了曹操的老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