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司马光:你不是一个俗人
-
作者:
武小康 来源:非常关注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在宋代,有两个人是很难读懂的,王安石是一个,他一生的宿敌司马光是另一个。 关于司马光,尤其是他儿时的事迹,使他成为体现我们这个民族核心价值观的资格最久的道德模范。一个孩子掉进水缸里,司马光如果也跟着爬上去,掉进去,那么他就是另一个很笨的孩子;如果他像其他孩子那样作鸟兽散,或者找家长、衙役来妥善处理,那么缸里群众情绪基本不能稳定,司马光仍然不会脱颖而出。 一个孩子掉进水缸里,另一个孩子没有远离,而是寻来一块大石头,铿锵举起,势能变作动能,果敢砸下去……以上这组稍带蒙太奇特征的动作组合,拯救了一个孩子的生命,
-
司馬光對荀子思想的收受
-
作者:
強中華 来源:诸子学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賢 致中和 污邪 拱挹指麾 性善 中說 大醇 子醇 聖賢 《荀子》
-
描述:荀子在宋代遭到普遍貶斥已成學界共識,但宋代亦有頗重荀子者,司馬光就是代表之一,他廣泛吸納和運用了荀子的思想。一、對荀子的總體評價司馬光在《揚子法言注·序》中說:"韓文公稱荀子,以為在軻雄之間,又曰孟子醇乎醇者也,荀與揚大醇而小疵。三子皆大賢,祖六藝而師孔子,孟子好《詩》、《書》,荀子好禮,揚子好《易》,古今之人共所宗仰。如光之愚,固不敢議其等差。……孟子之文直而顯,荀子之文富而
-
司马光:你不是一个俗人
-
作者:暂无 来源:报刊荟萃(非常关注)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司马光:你不是一个俗人
-
司马光道德教育思想探微
-
作者:
褚海萍 来源:运城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道德教育 诚信 德行 司马光 节俭
-
描述:司马光非常重视人的德行修养,对君主、官员提出了不同的道德要求,认为"君之大德有三:曰仁,曰明,曰武","明王之政,谨择忠贤而任之"。他强调利国爱民,认为国家利益至高无上,君主和官员都应"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善为政者,视民如子"。他还力倡诚信节俭,强调二者为人之美德,"盖至诚可以待无穷,而辞色不过欺一时","俭,德之共也"。
-
论司马光的文学创作观念
-
作者:
王子墨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朴儒 司马光 文学思想
-
描述:司马光作为宋代的名臣大儒,有很大的空间进行学术探讨。司马光有着深厚的儒学积淀,同时又时刻以儒者的规范要求自己。本文由此从三个方面对司马光的文学创作思想进行论述:一是司马光对文学“文以载道”、“有适于用”的文学功用的认识,二是司马光对文学创作诚实不虚、严谨朴素的态度,三是司马光在诗歌创作与鉴赏方面对隐逸生活、平淡闲远的追求。
-
司马光砸缸给人的启示
-
作者:
赵国瑞 来源: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上旬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小猪 张飞 珠宝 数学问题 重要方法 解决问题 思维方法 逆推法 司马光 历史故事
-
描述:司马光砸缸是一个历史故事:当一个小朋友掉进大水缸以后,其他小朋友立即想到把小朋友从缸里拉出来,即"人离开水",当无法把落水的小孩捞起来时便惊惶失措,哇哇大哭.而司马光想到的是让"水离开人",在紧要关头把缸砸破,救活了小朋友.
-
司马光与政敌王安石惺惺相惜
-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新作文(金牌读写高中生适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司马光在整个大宋朝,只有一个人能和他匹敌,那就是名声诡谲、毁誉交加的王安石。这两个人都很幸运,他们在一生中遇到了真正配得上自己的敌人。 司马光和王安石本来是兄弟,加上吕公著、韩维四个人,江湖上人称“嘉祐四友”。但司马光一生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反对王安石变法。 北宋著名的大奸臣蔡京执掌开封府五天,就废掉了王安石的免役法。
-
司马光的潜虚之学的价值
-
作者:
张立文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性情 中和 司马光 “《潜虚》
-
描述:司马光的《潜虚》一书是基于心思的理论思维,不仅合象数结构、义理解释、时空图式为一体,又摄天道与人道,和合形上与形下,价值理想与意识形态;司马光分别构建了天道逻辑结构和人道逻辑结构,以天道明人道,又以人道证天道,以达到治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他以性情为其重要概念阐释心性情说;又将其性情、道情、中和、未发已发相对应,从而推出中和论,将中与和的价值、意义、作用、功能融合为一,达到致中和的境界。
-
《资治通鉴》札记
-
作者:
徐强 来源:杂文月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1.卫国国君不管做什么,也不管做对了还是做错了。他的大臣们都会异口同声地高唱赞歌,没有一个人胆敢说出不同的看法。子思见此情形,批评说:“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
-
范祖禹与《资治通鉴》
-
作者:
高叶青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司马光 范祖禹
-
描述:范祖禹家学渊源深厚,入仕途不久且年富力强,政治关系简单等原因是他得以参与修纂《资治通鉴》的重要因素。熙宁三年六月至元祐元年十月,范祖禹全程参与《通鉴》编修工作,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