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古时司马光砸缸救人今日小学生水缸中救人
-
作者:暂无 来源:淇河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晨报讯(见习记者李觊刘倩倩)4月24日下午,淇滨区大赉店镇吕庄中心校六年级学生姜辉,从1米多高的水缸里,救出了6岁男童吕云帆。27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吕庄中心校,见到了这位见义勇为的少年。得知记者的来意后,姜辉不好意思地说:“其实没什么,换成别人也会这么做。”姜辉介绍,24日下午6时许,他放学回到
-
古为今用司马光的用人观:有功则进,无功则退
-
作者:暂无 来源:吉林工人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唐朝有个宰相叫崔甫,他当宰相不到200天,就选了800名官员。唐德宗问他:有人说你用的人多沾亲带故,为什么?崔答道:臣为陛下选用百官,不敢不认真负责;如果是我从来不认识的人,我怎能看他的德才来选用呢?唐德宗认为有道理。北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提到这件事时,提出异议:“夫天下之贤,固非一人所能尽也,
-
司马光: 一个脚踏实地的人
-
作者:暂无 来源:华兴时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司马光。(资料图片)蔡京儿子蔡绦称,苏东坡做了翰林学士期间,“以高才狎侮诸公卿”,只对司马光不敢有所褒贬。某日,跟司马光讨论政事,意见不合。回到家里,脱帽解带之时,苏东坡这才发作出来,连声高喊:“司马牛!司马牛!”苏东坡之所以独对司马光网开一面,尊敬有加,除了司马光是其长辈、政见相近等之外,还有更重
-
司马光不屈不挠的进谏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司马光。(资料图片)蔡京儿子蔡绦称,苏东坡做了翰林学士期间,“以高才狎侮诸公卿”,只对司马光不敢有所褒贬。某日,跟司马光讨论政事,意见不合。回到家里,脱帽解带之时,苏东坡这才发作出来,连声高喊:“司马牛!司马牛!”苏东坡之所以独对司马光网开一面,尊敬有加,除了司马光是其长辈、政见相近等之外,还有更重
-
户县发现司马光题名石刻
-
作者:暂无 来源:三秦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昨日记者获悉,我省文物工作者在户县紫阁峪发现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题名摩崖石刻。经过九百多年风雨沧桑,该石刻完整无损,清晰可辨,弥足珍贵。据介绍,发现的司马光题名石刻位于户县紫阁峪宝林寺遗址敬德塔下一巨石之上。巨石高约3米,最宽处约2米。该题名“迂叟来”为竖写隶书,每字长宽均约12厘米。虽历经
-
成语“脚踏实地”与司马光有关
-
作者:暂无 来源:南国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司马光在史学方面的成就是辉煌的,他主编的《资治通鉴》同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是史学史上的两颗明珠,至今仍为世人所推崇。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用了19年时间,开始编写时,司马光48岁,编完时,已是66岁的老人了。为编定《资治通鉴》,他翻阅了大量的书籍资料。宋神宗允许他借阅集贤、昭文、史馆三大书库的所有书
-
司马光与河南温县的历史渊源
-
作者:暂无 来源:黄河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河东记忆张保民司马光(公元1019年~公元1086年),北宋陕州夏县(今属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司马光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
-
司马光三次求任虢州知州
-
作者:暂无 来源:金城灵宝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夏乐义近日在阅读清乾隆十二年(1802年)所编的《灵宝县志》时,在《卷五·艺文志》中发现记载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给当朝皇上赵祯的三份奏疏,内容颇引人注目,司马光一而再,再而三地祈求宋仁宗免去他本兼的京城要职,派他到千里之外的虢州担任知州,这种有悖封建社会官场常理的作派和行为,尤其令人费
-
李金山《重说司马光》序
-
作者:暂无 来源:珠海特区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韩石山金山先生写此书时,我还在一家刊物任职,待到此书写完,我已退职回家,金山先生不负前约,仍让我为他的书写序,这份情义,让我感念不已。看着整齐的书稿,不由地想起金山写此书时的情形。同在一个楼上办公,我们的办公室是对门,偶尔我会去他那边坐坐,他也会来我这边坐坐。一次他说起,要写一部“司马光传”,我问他
-
司马光走出课本“砸缸”
-
作者:暂无 来源:山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7月26日,万荣西村小学的学生在表演课本剧《司马光砸缸》,课本上的文字转化为实景表演,同学们演得格外起劲。当日,万荣县举办“最炫校园风”文化艺术周才艺展演活动,来自全县20多所中小学的500多名师生表演了舞蹈、小品、课本剧等20个精彩的节目,在展示才艺中欢度暑假。薛俊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