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山西夏县司马光:《训俭》醒一人 《家范》正万家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伦理关系  训俭示康  家范  山西夏县  《资治通鉴》  司马康  涑水 
描述:司马光(1019—1086),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一生著述颇丰,除《资治通鉴》等著作外,还育《训俭示康》和《温公家范》两册家规。《训俭示康》共千余字,是司马光特意为儿子司马康撰写的家训。全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通过历史上正反两面的典型事例对比,阐明“俭能立名、奢必自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深刻道理,对儿子进行耐心细致、深入浅出的教诲。《温公家范》全书10卷共19篇,洋洋数万言,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伦理关系、治家方法、身心修养和为
司马光训子:尚节俭 勿奢靡
作者: 鱼宏亮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北宋初期  封丘门  李沆  谨身节用  家范  历代政治家  《资治通鉴》  群牧判官  直道而行 
描述: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一生勤奋,著作等身。其中有两部书影响深远。一部是《资治通鉴》,为历代政治家、军事家所必读。另一部就是《温公家范》,简称《家范》。司马光自己曾说,《家范》比《资治通鉴》更重要,因为“欲治国者,必先齐其家”。《家范》总结了历代家庭教育的经验,以总论“治家”的意义开篇,从祖、父、子、兄弟、叔侄等各个方面,为家
司马光:如何才是一位好家长——沪教版课文司马光《训俭示康》的启示
作者: 毕伟玉  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家庭教育  训俭示康  言行举止  司马氏  见其  一沐三捉发  家范  司马温  司马康  周公 
描述:《宋史·司马康传》中这样记载司马康,“途之人见其容止,虽不识皆知为司马氏之子也”。司马康是司马光的儿子,虽不为人所熟识,但从其言行举止中就可判断是司马家的孩子,可见司马光家庭教育的成功。司马光除去我们熟知的保守政治家和史学家的著名身份外,其实还是一位好家长,一个好爸爸。作为封建时代的官员士大夫,司马光特别重视家庭教育,在家训方面著
司马光:如何才是一位好家长——沪教版课文司马光《训俭示康》的启示
作者: 毕伟玉  来源: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家庭教育  训俭示康  言行举止  司马氏  见其  一沐三捉发  家范  司马温  司马康  周公 
描述:《宋史·司马康传》中这样记载司马康,“途之人见其容止,虽不识皆知为司马氏之子也”。司马康是司马光的儿子,虽不为人所熟识,但从其言行举止中就可判断是司马家的孩子,可见司马光家庭教育的成功。司马光除去我们熟知的保守政治家和史学家的著名身份外,其实还是一位好家长,一个好爸爸。
司马光:《家范》比《资治通鉴》更重要
作者: 刘绪义  来源:中国人大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女子无才便是德  《宋史》  个中原因  家范  风教  《资治通鉴》  妇人孺子  家礼  大宋  不知道 
描述:司马光一生著述颇丰,收入《四库全书》的就有16种457卷。但多数人不知道,影响力大的除《资治通鉴》外,还有《家范》。世人大多知道《资治通鉴》,可知道《家范》的人就不多了。个中原因或许与人们热衷于政治而忽视了家庭这样一个大的社会背景是一致的。然而,司马光却认为,《家范》比《资治通鉴》更重要。《家范》是一部什么书?司马光为什么看重自己的《家范》胜过《资治通鉴》呢?顾名思义,“范”,就是轨范、风教。作为北宋著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