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由“司马光砸缸”引发的讨论
-
作者:
毛年和 刘慎勇 来源:新课程学习(上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同学 举起 课文内容 小手 问题 故事 司马光 学生学习 回答 拓展
-
描述:《司马光砸缸》这篇课文写的是司马光砸缸救小伙伴的故事。我精心讲完这篇课文以后,离下课还有几分钟,我又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拓展,我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读了《司马光砸缸》这篇课文有什么体会和感想啊?你
-
司马光墓的历史发展脉络探析
-
作者:
段恩泽 来源:文物世界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家族 宋哲宗 宋元 贞观十七年 北魏孝文帝 神道碑 历史沿革 司马光 夏县 祠堂
-
描述:夏县古称安邑,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1019 ~ 1086年)的故里.北魏神鏖元年(428年),在安邑南20公里处设南安邑.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年),县城迁址北安邑县城
-
司马光、王夫之与梁启超的反正统论思想
-
作者:
周春江 窦禄军 来源:安徽史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史学发展 梁启超 中国传统 王夫之 演进过程 司马光 正统论 知识分子思想
-
描述:议论,绝大部分的史家都在不同程度上认可正统论的观念,只有为数不多的史家对其合理性提出了质疑。在否定正统论的传统史家中,司马光、王夫之和梁启超是三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从他们的史学思想当中可以窥探出反正统论思想在中国古代史学发展进程中的演变历程,以及正统论思想在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思想中的牢固性。
-
我读《资治通鉴》
-
作者:
肖雅蓝 来源:全国优秀作文选(初中)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刘邦 治道 壮士 丝绸之路 历史眼光 时间带 司马光 成就 忠臣
-
描述:当历史的烟云被时间带走,风尘中依稀有缕缕壮士的哀叹、孀妇的遗憾、忠臣的决心……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是了,司马光微微挥袖,提笔写道…… 兔死狗烹 夜凉如水,月光如华,值此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眼皮依然
-
《资治通鉴》差点被毁版
-
作者:
浮云 来源:晚报文萃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宋神宗 宋哲宗 宋代前 王安石 厚今薄古 序言 司马光 作品 唐末五代
-
描述:《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的作品,照理说,编写《资治通鉴》不会得罪任何人,因为司马光所接触的多是"故纸",且时间是到宋代前的唐末五代,《资治通鉴》就戛然而止,不存在厚古薄今或厚今薄古等现象。可是,绍圣四年
-
《资治通鉴》中关于选人用人的论述
-
作者:
刘后滨 来源:先锋队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以德统才 五十年 用人问题 唐太宗 用人标准 三家分晋 司马光 选官 用人原则
-
描述:通观《资治通鉴》可以发现,司马光对选官用人问题给予了突出关注,并以"臣光曰"形式的议论,对中国古代的选官用人原则进行了高度的总结。这些原则是他站在治国理政高度上对用人之道的总结,是对历史的总结。"德
-
《资治通鉴》也是选官用人通鉴
-
作者:
刘后滨 来源:现代领导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用人问题 用人标准 用人之道 治国理政 《资治通鉴》 司马光 选官 用人原则
-
描述:通观一部《资治通鉴》可以发现,司马光对选官用人问题给予了突出关注,并以“臣光日”形式的议论,对中国古代的选官用人原则进行了高度的总结。这砦原则是他站在治国理政高度上对用人之道的总结,是对历史的总结。“德者,才之帅也”《资洽通鉴》是以三家分晋开篇的,司马光为了论述其关于用人标准的理论
-
名人故里探访徐工XAP240搅拌设备
-
作者:暂无 来源:建筑机械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区域中心 售后服务 交通枢纽 复合型 光山县 司马光 液化天然气 公路管理局 徐工 河南省
-
描述:提起司马光,恐怕无人不知,但提起司马光的故里河南省光山县,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光山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北临淮河,南依大别山,为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名胜相互映衬,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素有
-
司马光砸缸
-
作者:
诉衷 来源:高中生之友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学校 新校长 大人 水缸 知府 公共财物 司马光 光山县 火箭 石头
-
描述:话说有一次,"官二代"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学校后院玩耍,其中有个小孩也姓司马,单名一个"刚"字。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司马刚想爬到缸沿上玩,但个子太小了够不着,就叫司马光和他一起抬了块又高又瘦的石块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