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资治通鉴》差点被毁版?
-
作者:
浮云 来源:传奇故事(百家讲坛中旬)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宋代前 厚今薄古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唐末五代
-
描述:照理说,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不会得罪任何人,因为时间是到宋代前的唐末五代就戛然而止了,不存在厚古薄今或厚今薄古等现象。可是,绍圣四年(1097年),(《资治通鉴》却差点遭被毁版的厄运。
-
集体编修精品图书的历史经验及启示:以《资治通鉴》等书为例
-
作者:
杨虎 来源:中国出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精品图书 集体修书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出版强国
-
描述:通过集体修书的方式,打造里程碑式的传世经典,是落实"出版强国"战略,体现"出版原创力"的重要途径。但"集体修书少精品"是中国图书编撰和出版史上的一个普遍现象。通过分析司马光主持编修《资治通鉴》等成功
-
论“正名”:《资治通鉴》开篇的意义
-
作者:
闻华 来源:华夏文化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三皇五帝 夏商周 《资治通鉴》 司马光 断代史
-
描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开篇很有意思,他既不是从三皇五帝说起,也不是从夏商周的某一个朝代完整开始,而是把周朝历史拦腰截断,从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着笔。这一断限,有他自己的寓意。那么,司马光
-
浅谈读《资治通鉴》的感受
-
作者:
郭玉娟 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周纪 司马光 秦纪 汉纪
-
描述:本文主要谈的是笔者读《资治通鉴》的一点感受。其中凭借智果评智瑶;刘邦喝父汤;三家灭智,春申君之死;韩信受跨下只辱;曹操杀王垢这五个故事来说明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我们在用人、识势、为人、处世、眼光方面得到些利于自身的知识。
-
《资治通鉴》纪年的缺欠
-
作者:
崔文印 来源:书品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纪年 年号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古代史籍
-
描述:《资治通鉴》纪年的缺欠
-
《资治通鉴》与王安石变法对峙的内容考察
-
作者:
李良芳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朋党 熙丰变法 《资治通鉴》 司马光 选择宰执
-
描述:司马光因反对王安石实施变法而退出政府中枢,在洛阳编集《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的史鉴中反映司马光对政敌进行攻击最具攻击力的有两个方面:以历代朋党之争的祸害和最高统治者对朋党的残酷惩治拟喻现实,劝勉皇帝要善于从谏,尤其要谨慎选择宰执大臣。
-
《资治通鉴》“臣光曰”评介
-
作者:
刘丽丽 来源:河南图书馆学刊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评价 编年体通史 《资治通鉴》 司马光 “臣光曰”
-
描述:《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一部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全书共二百九十四卷,三百余万字,是北宋时期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及其助手刘恕、刘攽、范祖禹等人用了十九年时间“研精极虑,穷竭所有”(《进资治通鉴表》)磨砺而成。《资治通鉴》(以下简称《通鉴》)
-
司马光与曾国藩家教伦理思想比较研究
-
作者:
李笑莎 来源:浙江财经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现代价值 比较 家教伦理 曾国藩 司马光
-
描述:司马光是宋元以后家教伦理思想和家族建设的创始巨擘,对后世家教伦理思想和社会伦理生活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曾国藩的家教伦理思想为中国仕宦家训史上的巅峰,其思想不仅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
-
北宋嘉祐、治平年間理財思潮探析:以王安石、司馬光為中心
-
作者:
任仁仁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理财思潮 王安石 司马光 天地之产 嘉祐
-
描述:自宋仁宗朝阴始,北宋積弊日益顯现,内憂外患渐重,故朝野上下人心思變,期望通遇適富地燮革活勤,以祛除横弊,振興趟宋王朝:封内擺脱“三冗”困擾,鞏固统治:封外横掃遼、夏,完成一统大業。但在經歷了“度唇新政”的失败之後,加以“三冗”“三費”情況渐趨惡化,於是如何解決宋廷之财政危機遂逐渐成為朝野士大夫關注的焦點。為富國强兵、擺脱宋廷的内外困局,他们遂针封“理财”問题展阴充分封論,各抒已見。而當畴有關理财問题的奏疏及裱論又以嘉祐、治平年間為多,蔚然而成一時之社會思潮。在此番理财思潮之中,王安石與司馬光的理财方案並不
-
司马光酬唱诗研究
-
作者:
李双霜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艺术风格 话题 司马光 酬唱对象 酬唱诗
-
描述:司马光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诗文著作颇丰的文学家。司马光的诗歌创作数量丰富,其中酬唱诗歌有二百九十余首。酬唱内容体现出司马光的生活环境及关注焦点,酬唱对象反映出司马光的政治地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