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司马光的人品和家风
-
作者:
王兆贵 来源:社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家风 洛阳 地下室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宅第 人品
-
描述:司马光素以俭朴自守。在洛阳编修《资治通鉴》时,他住在城郊西北的一个小巷中,居所极为简陋,仅能挡风遮雨。夏天为避暑热,他请工匠挖地丈余,用砖砌成地下室,读书写作于其间。大臣王拱辰当时亦居洛阳,所建宅第凌天高耸,最上一层称朝天阁,洛阳人戏称:“王家钻天,司马入地。”
-
司马光:成功是熬出来的
-
作者:
汪微微 来源:东京文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成功 王安石 斗士 继承人 司马光 仁宗
-
描述:与零情商的王安石相比,司马光绝对算得上是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圣斗士。 当年,仁宗病逝,继承人英宗因自己的生父没能如愿追封而趁机大闹情绪,装病躲存深宫里,不肯出面为养父仁宗送丧。愤怒的臣子或苦口婆心地游说,或破口大骂地攻击,英宗都不予理会——他装得了病,也装得了傻。
-
汉武帝晚年政治取向与司马光的重构
-
作者:
辛德勇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汉武帝 重构 轮台诏 司马光 汉武故事
-
描述:日本学者市村瓒次郎在1930年代依据《资治通鉴》的记载提出,汉武帝晚年发布的"轮台诏",体现了其治国路线的转变,正是依赖这一转变,使得已经动荡的西汉王朝得以保全。其后,中国学者唐长孺述及相关问题,亦持有同样看法。至1980年代中期,田余庆发表《论轮台诏》一文,更系统地论述说,汉武帝刘彻在其去世前两年,大幅度转变政治取向,由横征暴敛,穷兵黩武,转向所谓"守文",从而"澄清了纷乱局面,稳定了统治秩序,导致了所谓‘昭宣中兴’,使西汉统治得以再延续近百年之久"。这一重大论断,引起中国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赞誉,产
-
司马光:《家范》比《资治通鉴》更重要
-
作者:
王兆贵 来源:国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洛阳 地下室 《资治通鉴》 《家范》 司马光 宅第
-
描述:司马光生性不喜华靡,素以俭朴自守。在洛阳编修《资治通鉴》时,住在城郊西北一个小巷中,居所极为简陋,仅能挡风遮雨。夏天为避暑热,他请工匠挖地丈余,用砖砌成地下室,读书写作其间。大臣王拱辰当时亦居洛阳
-
一合有关程颢、程颐、富弼、司马光的北宋墓志
-
作者:
李宝宗 李晶晶 来源:中原文物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程珦 程颢 程颐 司马光 富弼 北宋墓志
-
描述:北宋中散大夫吴执中墓志,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有关三程(程珦、程颢、程颐)二公(富正公、司马温公)的新史料,同时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有关北宋赈灾史、冶铁史、水利史、酒课史方面的新资料。
-
司马光笔记教子故事
-
作者:
刘兴亮 来源:影响孩子一生的经典阅读(中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笔记 政治家 故事 《涑水记闻》 司马光 教子
-
描述:司马光是宋代政治家,也是享誉中外的大学者。他在《涑水记闻》中讲述了几则宋人教子故事。
-
司马光笔下的教子故事
-
作者:
刘兴亮 来源:社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政治家 世家 故事 《资治通鉴》 司马光 教子 史学
-
描述:司马光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也是享誉中外的大学者。他所著《资治通鉴》已成为了后世家喻户晓的史学名作,并为历代文人所称道。
-
司马光的气度
-
作者:
宣村 来源:政府法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唱和 诗文 道德文章 王安石 司马光 气度
-
描述:王安石与司马光同为北宋重臣,道德文章均属一流。王安石推行变法之前,二人因年龄相仿,志趣相投,诗文唱和,可谓私交甚密。当时所谓嘉祐四友,其中就有他们俩。王推行新政之后,两人交恶,遂不相往来,起因并不在政治观点相左。如熙
-
司马光的“警枕”
-
作者:暂无 来源:芝麻开门(益智阅读)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著作 政治家 北宋时期 学问家 《资治通鉴》 司马光 记忆力
-
描述:司马光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也是当时了不起的大学问家。流传千古、影响深远的历史著作《资治通鉴》就是由他和他的助手编写出来的。司马光小时候在私塾里上学的时候,总认为自己不够聪明,他甚至觉得自己比别人的记忆力差。
-
司马光的“警枕”
-
作者:暂无 来源:启迪与智慧(下半月.儿童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著作 政治家 北宋时期 学问家 《资治通鉴》 司马光
-
描述:司马光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也是当时了不起的大学问家。流传千古、影响深远的历史著作《资治通鉴》就是由他和他的助手编写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