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 (6)
按栏目分组
司马光文献 (6)
按年份分组
2013 (2)
2012 (1)
2011 (1)
2007 (1)
1987 (1)
按来源分组
中国史研究 (2)
史学月刊 (1)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
江海学刊 (1)
中华文史论丛 (1)
相关搜索词
《续资治通鑑长编》失校一则
作者: 刘江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续资治通鑑长编》  失校  中华书局点校本  历史研究 
描述:中华书局点校本《续资治通监长编》卷三三○元丰五年(1082)十月甲子条
《续资治通鉴长编》校正一则
作者: 田志光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宋史》  《续资治通鉴长编》  军事重镇  中华书局点校本  杜衍  学士  南宋  校正 
描述:南宋李焘所撰《续资治通鉴长编》(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04年)卷一二二《杜衍传》载:"宝元元年十二月甲戌,知并州、枢密直学士杜衍加龙图阁直学士,以太原要重,藉衍镇抚故也。"(第2887页)此处李焘将杜衍所加的"龙图阁学士"误为"龙图阁直学士",北宋枢密直学士为正三品,而龙图阁直学士为从三品,据《宋史》卷一六八《职官志八·建隆以后合班之制》所载龙图阁直学士的班位也在枢密直学士之下。此时西夏元昊加剧了对宋边境的侵扰,太原为宋朝西北军事重镇,为提高知州杜衍的威望,是在其原来的"枢密直学士"一职上加重其帖职的
《资治通鉴》胡三省注考辨 魏俊杰
作者: 魏俊杰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武阳  赵王伦  咸宁  胡三省  年号  中华书局点校本  濮阳县  泰山  晋武帝 
描述:《资治通鉴》卷一○○,晋穆帝升平二年,"冬十月,泰山太守诸葛攸攻燕东郡,入武阳(胡注:后汉东郡治东武阳。武帝咸康二年,封子允,以‘东’不可为国名,而东郡有濮阳县,改曰濮阳国。允改封淮南,还曰东郡。赵王伦篡位,废太孙臧为濮阳王,东郡遂名濮阳)。"(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3170页)胡注误,晋武帝改东郡为濮阳国的时间不在咸康二年,应为咸宁三年。晋武帝时年号无"咸康",咸康为晋成帝年号,此曰
《资治通鉴》胡注地名校正一则
作者: 祁剑青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读过程  胡三省  史学家  地名  宋元之际  武帝  曹魏  中华书局点校本  二十年 
描述:历代对于《资治通鉴》的注释,以宋元之际史学家胡三省注最为经典。然其流传已久,传抄刻印,难免致误。笔者在研读过程中发现一地名讹误之处。备注如下:中华书局点校本《资治通鉴》卷138《齐纪四》武帝永明十一年(493年)载:"壬寅,魏主至肆州,(胡注
《续资治通鉴长编》勘误一则
作者: 刘晨曦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元丰九域志》  《宋史》  交城县  《续资治通鉴长编》  《文献通考》  《太平寰宇记》  中华书局点校本  勘误 
描述:《续资治通鉴长编》勘误一则
《资治通鉴》辨误一则
作者: 谢忠明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太原起兵  大唐  起居注  辨误  吏民  书卷  官秩  告身  中华书局点校本 
描述:《通鉴》卷一八四: 丙辰,洲至西河,慰劳吏民,赈赡穷乏:民年七十以上,皆除散官,其余豪俊,随才授任,口询功能,手注官秩,一日除千余人;受官皆不取告身,各分渊所书官名而去(见中华书局点校本6741页(。按:受官不取告身。与唐制不符。新、旧《唐书》皆不载此事。唯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记此事甚详。《通鉴》正取资于此书。其书卷二云: 丙辰,至于西河。……自外当土豪隽,以资除授各有差。官之大小,亦帝自手注,量才叙効,咸得其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