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从《资治通鉴》中看司马光的历史观
-
作者:
邱昊 来源:都市家教(下半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观 《资治通鉴》 司马光
-
描述:《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从《资治通鉴》中分析司马光的历史观。
-
论司马光及其《资治通鉴》对中国传记文学史的贡献
-
作者:
俞健萌 来源: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传记文学史 《资治通鉴》 司马光 贡献
-
描述:相比于司马迁的《史记》,中国文史界及后人似乎对司马光及其《资治通鉴》在中国传记文学史上的作用,存在着估量不足的偏颇和缺憾。文章从传记文学史的角度推敲论述,试图给司马光及其《资治通鉴》一个恰当的学术定位。
-
司马光施政理念在历史编纂中的表达:从《资治通鉴补》对原作的改动说起
-
作者:
姜鹏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严衍 《资治通鉴补》 《资治通鉴》 司马光
-
描述:《资治通鉴》问世后,对其注释、订补、改写、续写之作不断出现。明代学者严衍的《资治通鉴补》是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订补著作。在《资治通鉴》卷十六汉景帝后元三年、卷十七汉武帝建元元年这一段历史书写中,司马光采取了史实叙述与相关评论前后颠倒、错置,并对重要历史文献进行借用、删节以凸显己意的手法,用于表达自身的施政理念。严衍发现了这段文本中史实与评论颠倒、错置的问题,也发现了司马光对文献的删节使文献失去了原有意义,故在《资治通鉴补》中对这段文字进行了秩序调整,使之符合一般的书写逻辑。同时也将置于原书卷十六末尾一段借用
-
《资治通鉴》“投石、超距”考
-
作者:
周勤 来源: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投石 超距 《资治通鉴》
-
描述:《资治通鉴》“投石、超距”虽然源于《史记》,但二者不仅标点有异,各家对它们的认识也是聚讼纷纭。文章基于“投石”、“超距”的文献分布情况,从语言结构规律的角度得出:“投石”即投掷石块的军训,既要求远,也要求准。“超距”当是跳高,以“距”类横木作为训练工具。
-
浅析《资治通鉴》之反奢倡俭思想
-
作者:
李科 贾凤姿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反奢倡俭 《资治通鉴》 司马光
-
描述:自古至今,反奢倡俭可谓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亦是统治者重要的政治经验。在《资治通鉴》中,司马光也重点阐述了此种治国理念。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反奢倡俭思想,并说明了其价值作用。
-
《资治通鉴》为什么不可替代?——兼论历史学在大学通识教育中的地位
-
作者:
刘后滨 来源:中国大学教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史学教育 原典 《资治通鉴》 通识教育
-
描述:本文从《资治通鉴》的学术成就及其所蕴含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入手,论证其在中国传统学术发展史上的不可替代性,进而分析此书作为大学通识教育读本的意义。将《资治通鉴》确定为本科生通识教育中原典研读课的研读文本,体现了当前大学本科教育中提倡学生读原著、读经典,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通识教育理念。研读《资治通鉴》,对于培养学生对古典文献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学术"经世致用"的特点,以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进而提升人生境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0图]国学经典丛书 资治通鉴
-
作者:
宋 司马光 来源: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中国历史 古代史 《资治通鉴》 编年体 注释
-
描述:《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周朝到五代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主要描述与国家兴亡有关的事迹,使后人“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直到今天,这部巨著仍然是现代生活、政治和军事的重要参考。本书所选着眼于重要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生动的故事中处处闪耀着古人的智慧之光。
-
《资治通鉴》中的或则天(上)
-
作者:
关玉生 来源:公民与法治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 性格 《资治通鉴》 武则天 史家
-
描述:历史上的武则天其人的性格是一个极其复杂多面的性格。她的残忍和工于心计非一般女性可比。也非一般男性可比。她集爱才和恨才、大度和记仇、果敢聪敏治国有方而又钟情于玩弃权术于一身。武则天的多面人生可以说在《资治通鉴》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我们研究历史上的武则天。必须从《资治通鉴》等这些凝聚了历史上众多著名史家的著述中来寻找。
-
分散叙事:试论《资治通鉴》中的传记技法
-
作者:
刘佳林 来源:现代传记研究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安禄山 刘聪 《资治通鉴》 乐毅 分散叙事
-
描述:《资治通鉴》有关人物的叙事都服从于编年的体例,人物活动被严格限制在明确的时间格栅之中,这与纪传体史书形成鲜明对照。分散叙事有助于更大范围地揭示人物的历史背景,将人物安置在复杂的历史经纬中进行塑造,还可以补足传主的一些边缘性活动,进而丰富传主的性格。
-
司马光教子爱护书籍
-
作者:暂无 来源: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巨著 中国历史 《资治通鉴》 读书习惯 范祖禹 司马康 时用
-
描述: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为人温良谦恭,正直节俭。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为了完成《资治通鉴》这部历史巨著,司马光不但找来范祖禹、刘敛等当助手,还要自己的儿子司马康也参加这项工作。一次,司马光看到儿子读书时用指甲抓书页,他非常生气,过去批评道:"书本堪比我们的挚友,它传授给我们知识,你怎么忍心用指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