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读《资治通鉴》随笔(一)
-
作者:
胡学彦 来源:古今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诸侯 随笔 《资治通鉴》 历史典籍
-
描述: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第一段]
-
《资治通鉴》东晋部分史源研究
-
作者:
杨英姿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权更替 《资治通鉴》 正史史源 东晋部分
-
描述:本論文主要研討《資治通鑒》東晉部分的史源問題。東晉是我國政權更替頻繁、各個少數民族戰爭不斷,國内局勢異常混亂的時期。司馬光在編撰這一部分的歷史時,主要依據正史史源,有時也會採納其它史料。從總體上說,在史料的運用上,司馬光很少有直接抄錄或援引的現象,他最爲普遍的對待歷代史料的方法是刪省,這些刪省工作是非常正確和有必要的。經過他的刪省,不僅使得《資治通鑒》東晉部分的文風顯得清新簡(),原本繁複的歷史事件的脈絡也非常清晰。由於司馬光在編寫《資治通鑒》之前,對歷代史料作了許多整理、考證和加工,所以同《晉書》等正史
-
读《资治通鉴》随笔(二)
-
作者:
胡学彦 来源:古今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五帝 “朕” 随笔 《资治通鉴》 “皇帝”
-
描述: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自称曰“朕”。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朕为始皇帝,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第一段]
-
司马光的见识
-
作者:
赵秀臣 来源:中国审计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见识 应当 中国历史 组织者 《资治通鉴》 司马光 王安石变法 编年史 名气 领袖人物
-
描述:在中国历史上,以名气大小而论,司马光应当属于第一流的名人。他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此公名气大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反对王安石变法,是反对变法的领袖人物;二是组织一些人编写了《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一部卷帙浩繁的编年史,全书有294卷,几百万字。司马光并不是挂名主鳊,而是主要作者和组织者,应当说学问是很不错的。他的政治声望也很高。当时宋朝的首都在今天的河南开封,他因反对变法受到王安石的打击而退居洛阳15年,支持他的人仍称其为“真宰相”,他虽身在洛阳,却一直对朝延政局有着重大的影响。
-
险!《资治通鉴》差点被销毁
-
作者:
橙子 来源:当代老年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史记》 司马迁 皇帝 磨难 《资治通鉴》 司马光 人格魅力 才华 史学
-
描述:我们都知道,《资治通鉴》与《史记》被世人称为“史学双璧”,司马迁以独特的才华和人格魅力使生命与《史记》共同获得了不朽,他为完成《史记》而忍受的磨难使后人对他充满了敬仰;然而《资治通鉴》所遭遇的磨难人们却知之不多。为这部书,司马光率人撰写了l9年,并在很长时间里不得不避居洛阳,在最后还没完成的情况下,因有人上书皇帝说司马光拖延时日,混吃俸禄,他不得已提前向皇帝呈上了这部大书。据此可知,才华如司马光这样的人,有时也是要受点小人之气的。可以肯定,如没人打这样的小报告,《资治通鉴》会比今天更好看。可即使这样,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