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资治通鉴·东汉纪》史源探讨
-
作者:
赵天舒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后汉书》 史源 《后汉纪》 《资治通鉴》
-
描述:本文通过对《资治通鉴·东汉纪》中顺帝一朝进行史源考察,分别分析《资治通鉴》对《后汉书》中的史实、诏书、奏疏的处理,以进一步认识《资治通鉴》的优点,更好地利用《资治通鉴》。
-
如何面对“史料”:历史书写的不同文体与叙事特征——《资治通鉴》叙事中的史事考订与历史重述——基于唐太宗即位之初“诸将争功”事件书写的个案分析
-
作者:
张耐冬 刘后滨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叙事模式 历史想象 “诸将争功” 《资治通鉴》
-
描述:《资治通鉴》对李世民即位之初褒奖功臣时出现纷争的相关叙述,是不同于唐代实录、国史与《旧唐书》的另一种叙事,是以“资治”史观为出发点,在原有史料基础上进行的历史想象与情景建构。该案例体现了《资治通鉴》不同于此前各类编纂史料的叙事结构与叙事手法,基于这一案例,可以对《资治通鉴》叙事特点加以归纳,并提出《资治通鉴》叙事研究的基本方法。
-
由《资治通鉴》看魏晋之际正统法律思想所受挑战
-
作者:
余梁 来源:法制与社会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正统法律思想 《资治通鉴》 魏晋
-
描述:形成于汉代的儒家正统法律思想,在魏晋之际受到了挑战。魏篡汉、晋篡魏、五胡乱华等政局波动,考验着统治秩序方面的正统思想;对待宗室的态度与汉代相比截然相反;在废汉制改行“九品中正制”的同时确立中央与地方势力平衡的选人思想;出现依法考核官吏的考课制思想;在制律、理狱问题上否定汉代将刑法视为卑下之事的思想;哲学上出世思想挑战着以入世和关注现实为特点的官吏行为正统理念。
-
《资治通鉴·东汉纪》史源探讨——以汉顺帝朝为例
-
作者:
赵天舒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后汉书》 史源 《后汉纪》 《资治通鉴》
-
描述:本文通过对《资治通鉴·东汉纪》中顺帝一朝进行史源考察,分别分析《资治通鉴》对《后汉书》中的史实、诏书、奏疏的处理,以进一步认识《资治通鉴》的优点,更好地利用《资治通鉴》。
-
《资治通鉴》“投石、超距”考
-
作者:
周勤 来源: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投石 超距 《资治通鉴》
-
描述:《资治通鉴》“投石、超距”虽然源于《史记》,但二者不仅标点有异,各家对它们的认识也是聚讼纷纭。文章基于“投石”、“超距”的文献分布情况,从语言结构规律的角度得出:“投石”即投掷石块的军训,既要求远,也要求准。“超距”当是跳高,以“距”类横木作为训练工具。
-
浅析《资治通鉴》之反奢倡俭思想
-
作者:
李科 贾凤姿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反奢倡俭 《资治通鉴》 司马光
-
描述:自古至今,反奢倡俭可谓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亦是统治者重要的政治经验。在《资治通鉴》中,司马光也重点阐述了此种治国理念。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反奢倡俭思想,并说明了其价值作用。
-
《资治通鉴》为什么不可替代?——兼论历史学在大学通识教育中的地位
-
作者:
刘后滨 来源:中国大学教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史学教育 原典 《资治通鉴》 通识教育
-
描述:本文从《资治通鉴》的学术成就及其所蕴含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入手,论证其在中国传统学术发展史上的不可替代性,进而分析此书作为大学通识教育读本的意义。将《资治通鉴》确定为本科生通识教育中原典研读课的研读文本,体现了当前大学本科教育中提倡学生读原著、读经典,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通识教育理念。研读《资治通鉴》,对于培养学生对古典文献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学术"经世致用"的特点,以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进而提升人生境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资治通鉴》:观照兴替之道的一面镜子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高一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镜子 《资治通鉴》 民族关系
-
描述:《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全书共294卷,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内容涵盖了上下十六朝共计1362年各朝各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民族关系。
-
《资治通鉴》中提示的大事与紧急事件的处理方法
-
作者:
陶玉荣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多处理 《资治通鉴》 紧急事件
-
描述:《资治通鉴》作为一部为后人提供“治道”的重要典籍,其中提示了许多处理大事与危急事件的方法,了解这些方法,对于今天的工作还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资治通鉴》显示,古人在处理大事与危急事件中形成了一些关键词,比较重要的如:“势”、“时”、“机”、“几”、“形”、“权”、“变”、“情”等。
-
《资治通鉴》:观照兴替之道的一面镜子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高一年级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镜子 《资治通鉴》 民族关系
-
描述:初识经典《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全书共294卷,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内容涵盖了上下十六朝共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各朝各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民族关系。全书卷帙浩繁、洋洋大观,是我国第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一直备受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的追捧,对其作过批注、点评的名士鸿儒也不胜枚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