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如果销毁《资治通鉴》
-
作者:
思晨 来源:青春男女生(妙语)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生命 销毁 司马迁 史记 撰写 皇帝 司马光 人格魅力 中国史学
-
描述:中国人称《史记》与《资治通鉴》为史学双壁,此话可谓确论。司马迁以独特的才华和人格魅力使生命与《史记》共同获得了不朽,他为完成《史记》而忍受的磨难使后人对他充满了敬仰。然而《资治通鉴》所遭遇的磨难人们却知之不多。为这部书,司马光率人撰写了一十九年,并在很长
-
读《资治通鉴》
-
作者:
叶大年 来源:群言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宋神宗 司马迁 汉武帝 史记 史学家 以史为鉴 中国历史 司马光 武则天
-
描述: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姓司马的大史学家,汉武帝时的司马迁,著有《史记》,宋神宗时的司马光,著有《资治通鉴》,前后两位司马先生时隔一千三百多年。《史记》和《资治通鉴》我都很喜欢读,因为自己有一套20册
-
帝王学纵横谈:治国宝典《资治通鉴》(1)
-
作者:
叶钟灵 来源:电子产品世界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司马迁 五代史 编史 史记 纪传体 通史 司马光 二十四史 经济繁荣
-
描述:自司马迁作《史记》以后,他独创的纪传体通史,成为"史家之绝唱",编史之范例,以后的《二十四史》大体都是走的这一条道路,多少年未有人再敢写另一部通史。但自《史记》至《五代史》计共1500卷,卷帙浩繁,读一遍即很费时间和精力,且不易掌握线索和要领。到了宋朝,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皇帝重视吸取前朝历史教
-
帝王学纵横谈:治国宝典《资治通鉴》(2)
-
作者:
叶钟灵 来源:电子产品世界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出版社 后汉书 史学家 史记 阅读 毛泽东 冯玉祥 司马光 三国志
-
描述:毛泽东在解放后立刻要求组织史学家从事《资治通鉴》和《廿四史》的标点,首先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四史。《资治通鉴》于1956年最先出版。据说,毛泽东对《资治通鉴》读了17遍,并感慨明朝之败亡,力劝各级官员认真阅读此书。
-
评《〈资治通鉴〉丛论》
-
作者:
吴枫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史学思想 河南人 史学家 史记 中国历史 战国史 司马光 编年体史书 文献研究
-
描述:由刘乃和、宋衍申主编的《〈资治通鉴〉丛论》一书,最近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问世了。该书是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的中国古代史学名著研究丛书之一。全书二十七万字,收集了十六位作者十七篇论文,此外还有简短的《前言》和所附《建国以后〈资治通鉴〉研究论文目录(止1982)》。作者都是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的会员,其中既有多年研读《通鉴》的老专家,也有刚刚涉足《通鉴》研究的年青同志,而大多数则是中年学者。该书出版后,参加了1985年末的香港书
-
《资治通鉴》的社会作用
-
作者:
高振铎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封建社会 编纂方法 史记 纪传体 社会作用 司马光 历史事件 编年体 史学
-
描述:回顾建国以来有关《通鉴》的专著和论文,多是介绍、研究《通鉴》作者、编写过程、内容、史料价值、编纂方法、卓越成就、胡注以及《通鉴》的枝属与后继(与《通鉴》有关各种著作)等.当然,这些研究都是很必要的,但《通鉴》成书后对中国末期封建社会,对历史学习与封建史学的影响,即对《通鉴》的社会作用研究的却很不够.弄清《通鉴》九百年来的社会作用问题,有助于理解它在史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