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宋元史学家胡三省及其《资治通鉴音注》版本
-
作者:
杨郁 来源:图书与情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胡三省 《资治通鉴音注》
-
描述:胡三省是宋末元初著名的史学家、训诂学家和藏书家。由于《宋史》、《元史》无传,《宋元学案》也仅有百余字的小传,他的生平事迹和重要贡献长期被湮没,直至20世纪中期陈援庵先生作《通鉴胡注表微》,才使人们注意到胡三省的学术地位和胡注的学术价值。文章介绍了胡三省的生平,并对其《资治通鉴音注》的成书、版本和内容价值作一考述。
-
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征引《孙子兵法》现象分析
-
作者:
阎盛国 来源:军事历史研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胡三省 《资治通鉴音注》 《孙子兵法》
-
描述: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大量征引《孙子兵法》。这种特殊注解现象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以五种方式标注《资治通鉴》征引《孙子兵法》的情况;二是引用《孙子兵法》解释《资治通鉴》内容;三是运用《孙子兵法》点评《资治通鉴》内容;四是以《资治通鉴》中的史例验证《孙子兵法》理论的科学性。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充分吸纳了《孙子兵法》的精华,并用《资治通鉴》反证《孙子兵法》,使《孙子兵法》与《资治通鉴》相映生辉。但他运用《孙子兵法》注解《资治通鉴》并非尽善尽美,个别注解张冠李戴,沿袭前人错误。胡三省还比较关注孙子的生平家世
-
《资治通鉴音注》版本考
-
作者:
张常明 来源: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胡三省 《资治通鉴音注》 成书 版本
-
描述:胡三省是宋末元初著名的爱国史学家、训诂学家、藏书家。他的生平事迹和重要贡献长期被湮没,《宋史》、《元史》无传、《宋元学案》也仅有百余字的小传。该文介绍了胡三省的生平,并对其《资治通鉴音注》的成书以及各种版本之间的流传脉络做一考述。
-
《资治通鉴音注》音系性质的研究
-
作者:
马君花 来源: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吴方言 《资治通鉴音注》 音系性质 读书音
-
描述:胡三省为《资治通鉴》所作的《音注》是反映宋末元初共同语读书音的文献材料,其音系是承袭了五代、宋初、南宋读书人递相传承的雅音系统,但由于地域、时代的因素,音系间或表现出吴语的方言特点。
-
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中的重纽问题
-
作者:
马君花 来源: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重纽 《资治通鉴音注》 语音
-
描述:考察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中重纽反切的反切上字、反切下字以及重纽字作反切上字的情形,发现胡三省音注中重纽A、B类不互相用作反切上字,重纽A、B类都与唇、牙、喉音字以外的三等韵关系密切,而且胡注中重纽B类字与一等韵、二等韵、四等韵也有混切现象。胡三省力求恪守《广韵》的重纽韵的区别特征,但也透露出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共同语的实际变化。
-
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及其语音特点
-
作者:
马君花 来源: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音注》 胡三省 语音 音系性质 音系特点
-
描述:介绍了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的成书及其对于汉语音韵史研究的重要意义。阐明了作者的研究范围、方法以及胡三省音注的语音体系的基本特点。
-
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轻唇音的研究
-
作者:
马君花 来源: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轻唇音 《资治通鉴音注》 近代音 演变 分化
-
描述:宋末元初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语音系统中的唇音反切上字有明显的选用原则:(1)反切下字是一、二、四等韵的,其反切上字用的是重唇音字。(2)反切下字是传统重纽三等韵的以及是庚三、清、职、之韵字和幽韵明
-
《资治通鉴》胡三省注研究
-
作者:
林嵩 安平秋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通鉴》 胡三省 《资治通鉴音注》 史学家 《资治通鉴》 宋元之际 专题研究
-
描述:宋元之际的史学家胡三省(1230-1302)所作的《资治通鉴音注》与《通鉴释文辩误》,是“《通鉴》学”与古典传注学方面的名著,世称“胡注”;本文是对“胡注”所作的专题研究。陈垣先生的《通鉴胡注表微》是公认的《通鉴》与“胡注”研究的里程碑式著作。由于产生在抗日战争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表微》对于胡三省的遗民思想与爱国情怀等内容有较多的阐发。受陈先生的影响,加之建国以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学界过分强调史学的思想教化与政治宣传功能,许多学者只是把胡三省视为一个“爱国史学家”进行评价;对于“胡注”的研究也多停留在“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