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 (2)
报纸 (1)
按栏目分组
司马光文献 (2)
经济发展 (1)
按年份分组
2013 (1)
2008 (1)
2005 (1)
按来源分组
中国贸易报 (1)
决策探索(下半月) (1)
中外管理 (1)
相关搜索词
《资治通鉴》
作者: 杨光  来源:中外管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二十四史  司马光  中国企业家 
描述: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史籍中,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最特别。虽然它不在二十四史之列,却比它们更值得中国企业家捧读。
科学规划建设生态园林型城区
作者: 杨光顺  来源:中国贸易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开发建设  规划建设  新区建设  县城建设  城镇化进程  老城区  招商引资  司马光  森林公园  党政机关 
描述:光山县城区位优势明显,位于淮河北岸,大别山南麓,地处豫鄂皖三省交界处;这里交通条件便利,自然条件优越。近年来,光山县建设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创新发展观念,丰富发展内涵,开拓发展思路,加快推进生态园林县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特别是东城新区建设速度之快,品位之高,得到了各级的高度评价,并吸引了省
全文:

光山县城区位优势明显,位于淮河北岸,大别山南麓,地处豫鄂皖三省交界处;这里交通条件便利,自然条件优越。近年来,光山县建设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创新发展观念,丰富发展内涵,开拓发展思路,加快推进生态园林县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特别是东城新区建设速度之快,品位之高,得到了各级的高度评价,并吸引了省内外和本县外出成功人士投资建厂、经商,有力推动了光山经济发展,加快了城镇化进程。$$以规划为先导提升县城品味$$一个好的规划,不仅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而且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低标准是最大的浪费,高标准是最大的节约,制定县城规划必须坚持高标准、高起点。按照这一指导思想,我们一是注重规划的前瞻性。坚持量力而行、适度超前的原则,既立足于县城的客观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又不受眼前发展条件的局限,按照“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的总体要求,高标准、高起点修订了《县城2000—2020年总体规划》。对一些暂时没有能力建设的项目,严格控制用地,预留发展空间,避免前建后拆,造成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二是注重规划的科学性。光山是智慧之乡、文明之乡,是司马光的诞生地,是邓颖超的祖籍,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处于南北气候的过渡带,生态资源条件优越,自然风光绚丽优美。为使县城的文化底蕴、人文特色、自然生态得到充分张扬,我们聘请了高层次的规划设计院对县城建设进行了总体规划设计,确立了建设生态园林县城目标,把县城品牌定位为“生态绿色家园”。三是强调规划的权威性。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确保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为了加强对单位建筑的规划和管理,我们规定所有单位建设和小区开发必须制定详细规划,制作单位建$$筑设计效果图,一般建筑的设计效果图由建设局规划审批小组审批;临街部位的建设效果图由主管县长审批;大型公共设施、关键部位的建设效果图由书记、县长召集县党政联席会,在充分尊重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实行集体研究审定。四是强调功能的完整性。我们按照行政区、居住区、商贸区、休闲区等功能划分,尊重历史,因地制宜,相对独立,一手抓老城的改造,一手抓东城新区建设,把老城改造成商贸物流和居住中心,把东城新区建设成政治和文化中心。同时,为进一步完善县城的功能,我们还采取了“东扩西拓、北进南延”的发展思路,引导城关镇上关村通过“空心村”、砖瓦窑和废弃地综合整治等措施,腾出土地350余亩,采取统一租赁、统一规划、统一配套公共设施、分户投入的模式,创建了集居住、渡假、观光、休闲于一体的农民新村小区——西紫湖生态农庄,建设“城边城”;扶持十里工业园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以白鲨针布、群力化纤等骨干企业为龙头,大力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建设“卫星镇”。开发小潢河、紫水森林公园、龙山湖“三点一线”风景带,建设县城的“后花园”。小潢河城区段治理投资2380万元,分三期综合开发治理,它的建成,既提高了县城防洪抗灾的能力,又为县城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城区居民提供了一个好去处;紫水森林公园是由县城居民多年来自主开发建设,占地2200余亩的集旅游观光、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省级森林公园。龙山湖是委托河南农大园林设计院高标准设计的“水乡园林”式的风景园区,下游与县城小潢河、紫水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带接壤,总投资5000万元,分三期规划建设实施。五是坚持规划的人本性。为了满足群众物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让县城居民有休闲、娱乐、健身之地,在县城规划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先后投资200万元在老城区建成南城广场、政府门前广场、金穗广场,又在东城新区规划建设了文化中心、体育中心、老干部中心。目前,正在推进行政中心门前司马光广场等重点工程的建设。$$以项目为依托加快县城建设$$广开投资渠道,多方筹措资金,以项目建设为依托,全面提速县城建设。三年来,我们在县城建设中共投资3亿元,实施了一大批建设项目,其中500万元以上的项目就有20个。依托这些项目,大大加快了县城建设特别是东城新区的开发步伐。短短的三年时间内,我们就在东城新区拉起了9.6平方公里的建设框架,三纵八横的路网格局已经形成,各种配套设施基本完善。与此同时,老城也得到了较好的改造提升。二是争取上级部门的投入。县国税局、公安局等单位紧抓东城新区建设的机遇,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建成了办公楼,搬迁了看守所,改善了办公条件;县烟草局、石油公司等单位,瞄准东城开发的商机,争取上级主管部门投资1500万元,建成了豫南5县卷烟物流配送中心和东城加油站。三是引导基础设施部门进行配套投入。为推进县城建设,我们按照“谁设资、谁受益”的原则,坚持市场化运作,赋予一定的经营自主权,引导市政、交通、水利、林业、电力、电信等部门,配套投入,完善县城基础设施。三年来,基础设施部门投资8000万元,先后实施了供水管道、电网改造、地面绿化等项目10个。这些项目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县城的开发建设。四是坚持党政机关搬迁带动投入。我们在规划东城新区$$以后,坚持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搬迁与腾地招商相结合,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从老城搬迁,盘活存量土地资产,腾出黄金地段吸引外来投资商开发建设,这样既改善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办公条件,又加快了新区建设步伐,增强了开发商的投资信心,扩大招商引资效果。县委、人大、政协机关率先搬迁,腾地招商,引进深圳两家房产公司盘活了原机关办公旧址的土地资产,投资1.2亿元高标准建设新时代花园广场与此同时,在财政不投入分文的情况下,建成了九层主体大楼拥有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的行政中心。在其带动下,18家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陆续从老城区搬迁,入驻东城,收到了老城区改造和新区开发同步“双赢”的效果。截止目前,第一批入驻东城区的13家行政机关已基本实现搬迁,第二批计划入驻的10家行政机关部分已实现搬迁部分在紧张施工,年前可望实现全部搬迁。五是靠招商引资和挖掘民间资本投入。我们树立经营县城的理念,坚持以地生财,以地兴城,垄断国有土地一级市场,搞活二级市场,盘活存量土地。采取以情招商、以商招商等形式,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引导光山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参与县城开发建设;放宽准入,拍卖“四权”,搭建平台,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县城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县城共有房地产开发商12家,他们投资2.2亿元,建设了商住开发小区16个。老城改造和新区建设,逐步完善了城市整体功能,提升了城市品位,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居住环境,有利推进了城镇化进程。$$以产业为支撑繁荣县城经济$$县城的建设和发展,归根到底靠产业支撑,繁荣经济,聚集人气。近年来,我们在改革户籍制度,并从就业、入学、医疗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引导农民进城的同时,把培育产业支撑作为重中之重和根本举措,让农民进的来、留的住,有业就能发展,努力实现县城建设的良性循环。一是大力发展城镇工业。我们在推进国有、集体企业改制的过程中,大力招商引资,引进了蓝天集团、远大鑫鸳鸯等知名企业落户县城。河南蓝天集团在收购原光山伟力公司之后,投资4.86亿,利用小氮肥生产线产生的水煤气,兴建了年产20万吨甲醇工厂,年产值5.2亿,利税1.2亿元,解决多人就业。“十一五”期间,该集团还计划在光山继续投资建设30万吨燃气甲醇厂、20万吨醋酸厂、火车专用线及五岳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从用地、用电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扶持白鲨针布、辰龙茶叶等一批民营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十里民营工业园区建设,引导城镇工业和外来投资企业集中发展。园区民营企业已发展到32家,年产值1.5亿,工业增加值4500万元,解决就业3000人。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达11家,年产值9000万元。二是大力发展商贸流通服务业。我们重点规划和建设了一批诸如新时代花园广场、阳光建材灯饰城、东苑商城等$$一批集商居一体的开发小区,既是部分农民进城后“生活有住所”,又解决了“就业有岗位”的问题。在改造提升宝相寺商场、水果批发市场、家具市场等一批专业市场的同时,建设羽绒材料经营一条街,目前,正在筹建羽绒材料大市场、阳光建材灯饰城等专业市场。与此同时,我们还大力发展超市、仓储等物流产业,培育、引进了亚兴、西亚等超市或专营市场20多家,从业人员1000多人。三是大力推进社会事业产业化。在县城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引入市场机制,坚持社会事业产业化发展方向,县城的三座分办初中和高中全部实行了后勤社会服务化办学。三年来,全县共吸引外来资本和民间资金1000多万元,投入教育,改善办学条件。目前,仅县城民办学校就发展到22家。此外,还建设了一批民办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项目,既满足了城镇居民多样化的生活需要,又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县城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建设生态园林县城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经济建设的需要,是人民群众不断提高居住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需要。我们将依据总体规划,坚持生态园林城市目标,努力把光山县城建设成为豫南大地一颗更加璀璨的明珠。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