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司马光给唐朝皇帝开治国药方
作者:李晓巧  年份期号:2016-第35期 刊名:社区 关键词:军阀割据 唐朝 皇帝 药方 司马光 唐德宗 治国 安史之乱 
描述:唐朝经过安史之乱后,国家多难,到了唐德宗时期,外患频频,军阀割据,时不时还发生灾害饥荒,百姓过日子相当艰难。京畿一带经过了四年歉收之后,贞元三年(787)迎来了生机,“是岁最为丰稔”,一斗米的价格是一百五十钱,一斗粟价格是八十钱,粮食比往年便宜了一半。看到市令司汇报来的米价,唐德宗很高兴:终于迎来了个丰收年啊!于是,“诏所在和籴”,乘着丰收年景官府买入粮食。
司马光:厚积而薄发的史学家
作者:暂无 年份期号:2016-第2期 刊名:东方文化周刊 关键词:司马池 京洛 生时 山西夏县 史馆检讨 集贤校理 馆阁校勘 《左氏春秋》 太常礼院 涑水 
描述:司马光(1019年-1086年),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出生时,其父司马池任光山县县令,所以给他起名光。司马光6岁时,他的父亲就教司马光读书,7岁时,不仅能背诵《左氏春秋》,还能讲明白书的要意;并且做出了“砸缸救友”这一震动京洛的事。司马光的博学来自多方面,一方面他好学强志,另一方面他的父亲也着意培养。他既诚实聪明,又十分懂
论司马光的历史盛衰总结
作者:庞天佑  年份期号:2016-第3期 刊名:武陵学刊 关键词:盛衰兴亡 取鉴“资治” 历史总结 司马光 
描述:北宋司马光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乃西汉司马迁的纪传体通史《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又一座丰碑。司马光总结盛衰以“资治”为目的,“通”为其取鉴资治的特点,这一特点体现在取鉴范围的“贯通”、取鉴思维的“通变”、取鉴价值的“求通”三个方面。司马光总结盛衰的重点,在形形色色的“乱世”,总结“乱世”以避免其重演,更能达到“资治”的目的,故对“乱世”形成的原因、对衰败丧亡的教训、对君主行为的过失,着力考察与反思甚多。司马光视治乱兴亡为君主行为所致,历史总结中贯穿探讨“君道”这一核心,强调君主对国家的责任,因
研究性教学在《中国史学史》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以《司马光〈资治通鉴〉及影响》专题为例
作者:苏永明 贺梅开  年份期号:2017-第1期 刊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关键词:《中国史学史》 《资治通鉴》 司马光 研究性教学 
描述: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学习,高效地完成《中国史学史》课程教学任务,教师必须在教学设计中制定课程研究性教学目标,以问题入手,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取舍、有效整合,并精心选取具有典型性、趣味性的问题展开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了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研究性教学活动中来,课程考核方式必须注重教学过程的评价,强调采取课堂内外结合的方法,分别从课外阅读量、课堂发言、课堂讨论参与情况、研究项目完成情况、研究小组合作情况,期末考试等方面综合考察。
“司马光砸缸”与逆向思维
作者:王兵  年份期号:2016-第12期 刊名: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关键词:伙伴 小朋友 玩耍 司马光 逆向思维 
描述:"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是逆向思维的精彩范例。年幼的司马光在和小伙伴玩耍时,一个伙伴掉进了大水缸,在这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其他小朋友想到的是让"人离开水",当无法把落水小孩捞起时,纷纷惊慌失措。聪慧、机智的司马光想到的却是让"水离开人",在紧要关头把缸砸破放水,救了这个小朋友。这里明显运用了逆向思维的方法,若使人水分离,可以使"人离开水",亦可使"水离开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平时教学中,只要我们认真挖掘,有针对性地施教,不仅
司马光终于杀了那女子
作者:老猫茶馆  年份期号:2016-第2期 刊名:华声
描述:双方争论的焦点,就是阿云的判决是按大宋律法来,还是按皇帝的诏书来。 按照大宋律法,阿云判死刑,按照皇帝的诏书,阿云判有期徒刑。这实际上就是法律效力大,还是皇帝的 诏书效力大的问题,这次争论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律敕之争”。 宋神宗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67岁的北宋名臣司马光终于当上了宰相。司马宰相上台后,将一起陈年老案翻了出来,重新进行审理,审理的结果是,将案中原来已经释放回家的一名乡下女子改判死刑,并立即斩首示众。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