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假如司马光做了皇帝
作者:汪强  年份期号:2015-第7期 刊名:杂文月刊(上半月原创版、下半月文摘版)
描述:假如司马光做了皇帝
敛藏·韬晦·思辨——司马光吏隐思想探析*
作者:张丽  年份期号:2016-第1期 刊名: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关键词:吏隐思想 “独乐园” 司马光 
描述:司马光为北宋一代名臣,他丰富的吏隐思想可谓隐而不彰。在前期的政治生涯中,吏隐更多的是司马光内心一种隐藏不发露的情结,产生的原因既有政治波折带来的失意,政治理想和自身性格间的矛盾,也与封建社会后期政统与道统矛盾张弛有关。吏隐思想集中表现在司马光后期隐居洛中十几年的“独乐园”生活中,这一时期吏隐从前期所向往的理想境界成为其生活本身。司马光的思辨精神是形成吏隐思想的重要哲学基础,也让他在实现人生调适、回归丰富的主体意识的同时摈弃吏隐的消极颓放面,为吏隐思想注入新的内涵。
关于国家干预经济成本的思考——从国家干预主义角度看王安石与司马光变法之争
作者:李明思  年份期号:2016-第1期 刊名:临沂大学学报 关键词:经济成本 经济变法 国家干预主义 
描述:历史上,人们对王安石变法一直是见仁见智,褒贬不一,在今天的主流认识中,人们仍然认为王安石变法图强,代表的是社会进步力量,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顽固势力的阻挠与反对。对司马光与王安石的评价众说纷纭,是因为评者所持的角度与价值取向不同所造成,但从国家干预主义这一角度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王安石变法中,国家干预经济成本太大,造成了许多不良的后果是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所以,司马光对王安石变法的批评虽不是从国家干预主义角度出发,但却不无道理。
富起来了以后怎么办——读司马光《训俭示康》
作者:王中翼 妮骅  年份期号:2016-第5期 刊名:中学生百科 关键词:训俭示康 奉礼郎 作者简介 真宗 群牧司 《资治通鉴》 文正公 公叔文子 文字功底 闻喜宴 
描述:简洁、凝练、克制而有分寸的文字如何写就?文言文篇章是磨练文字功底的必读之物。在古意中探寻主题的侧面,在古文中聆听遥远的回响。如今,我们的心灵仍能与之共振,激起穿越千年的默契和声。【作者简介】司马光(1019_-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涞水乡人,世称沫水先生。卒追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主持编撰了大型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等。
富起来了以后怎么办——读司马光《训俭示康》
作者:王中翼 妮骅  年份期号:2016-第2期 刊名: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描述:富起来了以后怎么办——读司马光《训俭示康》
司马光《潜虚》政治哲学思想初探——以《气图》和《体图》为中心
作者:王冉冉 邓瑞全  年份期号:2016-第4期 刊名:浙江学刊 关键词:潜虚 天人关系 政治哲学 司马光 象数 
描述:《资治通鉴》所取得史学成就几乎掩盖了司马光作为经学家、政治家的光芒。如果说其《易说》尚得到了较多重视,那么与《易说》一样属于临终遗著的《潜虚》则较为冷门。与《易说》相比,《潜虚》更重视象数作为义理的载体的作用,从而由天道以知人道,由形上的理论建构而阐述并解决形下的实际问题,其终极目标是为了政治现实服务。在这一逻辑指引下,《潜虚》借助符号与图形的术数表现形式,建构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和模型,体现了司马光在哲学、政治学领域的类比能力、归纳分析能力和洞察力,也使我们能够一窥其政治哲学思想,进而理解其政治境界与追求。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