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司马光》说课稿(第一课时)
-
作者:林超颖
年份期号:2014-第21期
刊名:读写算
- 描述:说教材:本课是S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以“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为主题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讲述司马光七岁的时候砸破大水缸救小朋友的故事;全文故事性强,情节曲折感人。文中的插图生动、形象,这些都有利于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有助于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难点内容。本节课教学重难点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识字方法,能正确书写。
- 汉武帝晚年政治取向与司马光的重构
-
作者:辛德勇
年份期号:2014-第6期
刊名: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关键词:资治通鉴 汉武帝 重构 轮台诏 司马光 汉武故事
- 描述:日本学者市村瓒次郎在1930年代依据《资治通鉴》的记载提出,汉武帝晚年发布的"轮台诏",体现了其治国路线的转变,正是依赖这一转变,使得已经动荡的西汉王朝得以保全。其后,中国学者唐长孺述及相关问题,亦持有同样看法。至1980年代中期,田余庆发表《论轮台诏》一文,更系统地论述说,汉武帝刘彻在其去世前两年,大幅度转变政治取向,由横征暴敛,穷兵黩武,转向所谓"守文",从而"澄清了纷乱局面,稳定了统治秩序,导致了所谓‘昭宣中兴’,使西汉统治得以再延续近百年之久"。这一重大论断,引起中国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赞誉,产
- 司马光的政治美学思想及其实践
-
作者:章辉 殷亚林
年份期号:2014-第6期
刊名: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关键词:致用性 政治美学 司马光
- 描述:司马光是宋代政治美学的代表人物。他的政治美学观,在文用论方面,可概括为"有益于用、重在讽谏"。他自身的文学创作具有高度的致用性,或咏怀历史,赞扬事功;或批判现实,反映民生,切实实现了文艺为社会、政治、民生服务的理念。作为政治家的司马光,以其特色鲜明的政治美学理论变革了宋代的文风和士风,影响了中国美学史的面貌。
- 司马光砸缸的N种花絮
-
作者:贺天元
年份期号:2014-第22期
刊名:天天爱学习(四年级)
关键词:见义勇为 司马光 花絮
- 描述:司马光是见义勇为、急中生智的典型,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一日,闲极无聊,我突发奇想:假如司马光生活在现代,假如情况不是当时那样的……于是乎,我就琢磨出了以下几个花絮。
- 北宋洛阳司马光独乐园研究
-
作者:贾珺
年份期号:2014-第2期
刊名:建筑史
关键词:独乐园 洛阳 司马光 文人园
- 描述:北宋神宗统治时期王安石主持变法,作为反对派的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离开朝廷长期在洛阳居住,并于熙宁六年(1073年)在城内尊贤坊修建了一座独乐园,其中设置读书堂、弄水轩、钓鱼庵、种竹斋、采药圃、浇花亭、见山台七景,景致素雅,意境悠远,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都深受推崇,被认为是宋代文人园林的最高典范。本文通过对历史文献和图画的考证,复原并论述了独乐园的基本格局,在此基础上对其造园意匠和文化内涵作进一步总结。
- 司马光的“道德洁癖”也许并非好事
-
作者:赵冬梅
年份期号:2014-第14期
刊名:领导文萃
关键词:庆历新政 对症下药 道德 朝代更替 洁癖 化解矛盾 制度建设 司马光
- 描述:司马光所处的时代,矛盾重重,改革声浪高涨。如何化解矛盾,让本朝走出"朝代更替",是那个时代的精英念兹在兹、不敢稍有遗忘的大关怀。1043~1044年,在宋仁宗大力推动下,范仲淹、富弼主导了一系列以制度建设为核心的改革,史称"庆历新政"。这是一次最为"对症下药"的改革,它触动的是上层的利益。按通常说法,"庆历新政"以改革派被赶出朝廷而宣告失败。但细读历史,你会发现,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