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司马光
作者:周松生  年份期号:1987-第6期 刊名:文汇月刊
描述:司马光
评明清以来三种司马光年谱
作者:向有强  年份期号:2013-第4期 刊名:运城学院学报 关键词:顾栋高 司马光年谱 马峦 陈宏谋 
描述:明代马峦第一个为司马光作年谱,虽有诸多讹误,但勾勒出司马光一生仕宦履历,草创之功不可抹杀。清代陈宏谋所作司马光年谱对马谱作了些删繁订误工作,附于文集后行世,但限于篇幅,价值有限。清代顾栋高所作司马光年谱,采用纲目体的叙述格式,以文谱事,体例在当时极精审,他用力甚勤,又吸取了马谱的精华,故能后出转精。但顾谱仍存在很多缺陷,已不能满足今日学术界的要求。
司马光、王夫之与梁启超的反正统论思想
作者:周春江 窦禄军  年份期号:2013-第5期 刊名:安徽史学 关键词:史学发展 梁启超 中国传统 王夫之 演进过程 司马光 正统论 知识分子思想 
描述:正统论对中国传统史学发展历程影响至深,“它在演进过程中,既有着一般的规律性的内容,又有着因时而异,因人而异的时代性的、个别性的特征。”作为中国传统史学争论的焦点,相当一部分的传统史家都曾对正统论有所议论,绝大部分的史家都在不同程度上认可正统论的观念,只有为数不多的史家对其合理性提出了质疑。在否定正统论的传统史家中,司马光、王夫之和梁启超是三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从他们的史学思想当中可以窥探出反正统论思想在中国古代史学发展进程中的演变历程,以及正统论思想在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思想中的牢固性。
三十年来司马光哲学思想研究综述
作者:刘宽亮 李宏勇  年份期号:2013-第5期 刊名: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关键词:研究方法 研究论域 研究深度 哲学思想 司马光 
描述:学界对司马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他的史学成就方面,而对其哲学成就的研究相对薄弱。《传家集》中收录了司马光大量的有关哲学方面的著作,这充分说明其在哲学方面有较深造诣。司马光逝世之后,虽然断断续续有零星的关于其哲学思想的研究,但是比较散乱。真正对司马光哲学思想进行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三十年来,关于司马光哲学思想的研究走过了由研究方法的改进到研究论域的拓展再到研究深度不断深化的历程。
论司马光的音乐观与其“中和”思想
作者:中尾健一郎  年份期号:2013-第4期 刊名: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关键词:乐律 范镇 中和 司马光 北宋 
描述:北宋时期的司马光是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的编者,而他与范镇之间有关乐律的论争也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忽略的一页。司马光与范镇是莫逆之交,但在乐律问题上,他们各持己见,互不相让。于是反复进行讨论诘问,往返书信竟达数万言。而朱熹对此争论的评价颇低,并指出司马光的见解更不如范镇。因此在音乐史上,司马光的音乐观几乎无人提及。但他的音乐观并非毫无意义。通过对于司马光与范镇之间产生的争论进行考察和分析,可以看出司马光的音乐观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司马光与理学关系之再讨论
作者:魏涛  年份期号:2013-第4期 刊名:晋阳学刊 关键词:司马光 哲学 理学 
描述:司马光与理学的关系问题是一个争论了近千年的学术公案.从新儒学发展理论建构的视角来看,尽管司马光藉由中和论建立了一个思辨性较强的思想体系,对于理学的保护与传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因其在体用思维这一根本点上的缺失,致使无论从其哲学的思辨性、义利观,还是其对佛道的态度来看,皆与张载、二程等理学家有相当的距离.基于其独特的经典选择和理论特点,不可简单地将其归于理学家的行列,所谓的司马光属于“理学之重要创立者”、“理学之偏师”和“理学非主流派”的说法,都是难以成立的.
Rss订阅